新 聞科教    
最早人獸胚胎“中國造”:5年前造人兔混合胚胎
晨報 |2008-04-02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据英國一家媒体報道,英國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4月1日表示,他們成功地培育出人与牛的混合胚胎,這在英國科學史上邃是第一次。其實,這并不是世界上第一個,中國科學家5年前就已經培育出人兔混合胚胎了。

英國造人牛混合胚胎

在此項研究中,紐卡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將從人類皮膚細胞中提取的DNA注入了去掉細胞核的母牛卵細胞中,母牛卵子的所有遺傳物質基本上都被去除。經過在實驗室的3天發育,他們最終得到了人牛混合胚胎。

他們宣稱,從事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用于相關的基礎研究,而不會用于製造混合動物。目前,這個已經存活了三天的人牛混合胚胎含有32個細胞,研究人員希望它能繼續生長到六天,再從中取出供研究的干胞。

中國造人兔混合胚胎

著名的生命倫理專家、中國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邱仁宗對記者説,事實上,在英國科學家提出這項計划之前,中國科學家就已成功進行過類似的實驗了。上海的盛惠珍教授和北京的陳大元研究員2003年就成功地把人的体細胞核轉移到已經去掉細胞核的兔子卵細胞里,創造出了人兔混合胚胎,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培育出人与動物的混合胚胎。相關論文發表在2004年的《細胞研究》上。

99%是人的基因

“無論是英國的人牛混合胚胎,邃是我國的人兔混合胚胎,99%以上都是人的基因。”邱仁宗解釋説,人獸混雜在科學上存在兩种情况,一是雜合体,也就是“雜种”,是指精子和卵子來源于不同的動物,最典型的例子是騾子和獅虎獸。

另一种是嵌合体,人獸混合胚胎就屬于這种情况,由于承載了99%以上遺傳信息的細胞核來自于人,而動物卵細胞的細胞漿所提供的遺傳信了不到1%,所以這种胚胎的混雜程度没有雜合体那么嚴重。

旨在醫治人類疾病

目前科學界製造混合胚胎的目的有兩個:一是為了提取干胞,進行干胞研究;另一個目的就是用建立動物模型研究治療人類疾病的良方。“比如我們研究帕金森、老年痴呆症,需要用人的胚胎,但是人類的卵子很難取得用動物的卵子做替代品。”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Google: super cool 200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