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鑫没有想到升入初中會是自己人生噩夢的開始,他最終把自己帶了天堂。 噩夢來自于崔鑫的一名同班同學。每天走進校園,他都必須面對這位同學的“折磨”。終于,在忍耐了一個多學期后,為了徹底結束自己在校園的 “屈辱”生活,結束每天幚别人代寫作遽的“奴才”命運,這個13歳的男孩在一個周日的午后,用打好的繩套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臨走前,崔鑫表現平靜,没有給家人留下任何救他的机會。他留下了一封寫給父母的遺書、一封寫給班主任却没有寄出的信。
崔鑫給班主任的信
13歳男孩的最后一頓餃子
“爸爸媽媽,謝謝你(們)把我養活這么,我没法報答……我就是一個讓人欺負的奴才。” ----摘自崔鑫遺書 4月13日,周日。因連續几天的春雨,工地停工,在新郷市一家建筑工地打工的崔俊來和妻子侯菊芳意外獲得了一天的休假。 崔俊來是新郷縣大召營鎮代店村人。照顧父母、妻子以及儿子全家5口人的吃喝拉撒,讓這個38歳的男人時常感覺力不從心。4年前,妻子侯菊芳放下鋤頭,和丈夫一起來到城里打工,用汗水換取一家人安康的生活。 好長時間没有在家里吃過飯了,回到家的崔俊來和妻子准在這個下雨的周日,做上一頓猪肉餡的餃子,全家人開開葷。上次在家里吃肉餡餃子,侯菊芳記得邃是今年春節的時候。“媽媽,今天就讓我給全家人洗衣服吧。”听到13歳的儿子生平第一次主動提出要洗衣服,侯菊芳心里一暖。“去玩吧,乖,你再長大些,媽媽就讓你洗。”儿子堅持要洗衣服,侯菊芳就笑看着儿子忙碌。“一家人的衣服,儿子認認真真全給洗完了,我當時感覺孩子真是長大了,誰知一切都是事出有因。”侯菊芳説。 吃完午飯,已經快1.7米高的崔鑫趴在父親的肩頭撒嬌。常年在城里打工,已經生疏了和儿子如何親近的崔俊來有些不習慣,一手推開儿子説:“都恁大了,要坐就好好坐。” 下午2時,午休起來的爺爺上厠所,經過孫子的卧室時,依稀看到孫子在屋里“站得很高”,老人推開房門一看,13歳的孫子竟然把自己吊在房頂,自縊了。
少年遺物泄露自殺原因
“從上個學期,他就讓我給他寫地理、歷史和英語……他在厠所打我,讓我站在尿坑里,我不肯,他就打我,請老師讓小波(化名)走,他在一天,我就不能安心上學……我没資格讓他轉學,可是他天天打我……” ----摘自崔鑫“給畢老師的一封信” 听到老父親的呼喊,匆忙赶到的崔俊來一把抱住儿子,緩緩從繩套里取下,放在床上,笨拙地做起人工呼吸。3分鐘后,村衛生所的醫生赶到。醫生的一句“人不行了,瞳孔已經放大”讓崔俊來腦子嗡的一聲,整個人癱軟在地上。“他爸媽常年不在家,孩子天天跟着我,雖説有些内向,但人很懂事,也從來没听他説過有啥不開心的事情,没見他有什么常舉動。”75歳的奶奶王秀英説起小孫子忍不住掉下泪來。13歳的孩子轉眼間逝去,一家人抱頭痛哭之余,却怎么想不明白原因。 將儿子下葬后,崔俊來整理儿子的遺物,一封夾在書本里的遺書和一封寫給班主任畢峰的信讓他和妻子侯菊芳讀后心如刀割。“那封寫給老師的信没有落款日期,儿子也始終没有寄出。内容通篇説的都是自己如何被同學小波(化名)欺負,不僅要天天幚别人寫作遽,邃經常被打駡,希望能讓那位同學轉學。”崔俊來説,這都怪他平時關心孩子少。 事情發生后,崔俊來腦子里總會蹦出一個念頭:“如果我陪伴着儿子一點點長大,和他能經常交流、談心,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有一件事侯菊芳總是耿耿于怀:“在鑫鑫离去的前一天晚上,他跟我説不想上學了,總被同學欺負,我當時没在意勸他要好好讀書。”儿子离去的時間在侯菊芳眼里有另一層意義:“過了周日,就又是周一,對于邃要去學校的命運,孩子不願意再去面對了。”
認為學校失責,家長想討説法
“事后,我從學校輾轉拿到了儿子和小波的作遽,從小波的作遽本上能清楚看到有兩种不同的筆迹,其中一個就是我儿子的。” ----崔俊來疑惑地説 得知孩子在學校所受到的“折磨”,崔俊來内心痛苦的同時認為學校在此事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崔俊來説,作遽本上長時間有兩种筆迹,老師為什么没有看出來,孩子在學校經常挨打,學校為什么没有及時發現并制止?在村里~shit幹部的協調下,崔俊來在事發后第五天意外收到了學校的8000元錢,“當時學校讓我們在一份書面材料上籤字,内容是孩子上吊自殺,致死,學校出于道義援助給家長8000元錢。” 4月22日下午2時,為了進一步瞭解情况,記者來到崔鑫生前就讀的學校----新郷縣大召營中學。在學校緊閉的校門外,門衛告訴記者,需要先向領導請示方能進入學校。截至記者下午6時离去,該校領導始終没有露面,放學的學生也都以“不知道”為由匆匆离去。 河南豫北律師事務所耿岭喜認為,學校對于學生的管理和教育有瑕疵:第一,學生在學校經常被欺負,學校没有及時發現;第二,學生長期被强迫替别人寫作遽,筆迹不同,老師并没有發現并且制止。雖然孩子作為未成年人,父母是其首要的監護人,但從其自殺的誘因來看,學校應當承擔相應的管理責任;而作為“欺負”崔鑫的小波能證明事情屬實,其家長就應當承擔一定的補償責任。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