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全球发动机巨头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宣布关注中国大飞机计划后,美国波音公司日前表示,该公司可能支持中国研发一系列大型商用飞机的努力。但波音未作具体说明。中国上月公布了由国家发起的相关计划,研发制造一种窄体飞机。这一消息一经传出,就引起国际航空制造业巨头们的广泛关注。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波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吉姆・迈克纳尼表示:“毫无疑问,中国将在某天进入商务航空业务。”这家美国集团当天发布了业绩报告,其第一季度利润增长27%。 据预计,中国航空运输量目前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增长,并可能在20年内成为全球飞机和发动机市场的最大买家;到2026年,中国的飞机需求总量接近3000架,由此有望带动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总量达6500台,总价值为650亿美元。 中共中央党校刊物《学习时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应实现从航空大国向航空强国的转变。有数据显示,中国客运货运总量1980年排在世界第35位,2003年上升到第5位,2005年又进步到第2位。今后二十年中国将需要1700多架客货飞机,总价值约为1200亿美元,是个非常大的市场。航空工业是制造业中附加值最高的产业之一,技术连带效益很强。 中国宣布大飞机研制计划使外界越来越相信,在未来二十年中,波音和空中客车当前在航空市场的支配地位将受到其它新参与者的挑战。除了中国企业,这些参与者还可能来自俄罗斯和日本。 事实上,在中国宣布将建造大飞机之后,波音和空客就已经酝酿结盟。一旦中国大飞机建造技术成熟,对这两大公司的冲击将是显著的,因而,他们都承认,“中国确实是个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他们将连手制定攻守策略。国际航空市场“战争”的硝烟,将渐渐弥漫到中国。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