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茅杰/记者最近常被海内外的亲友、同学或同行问及三个问题。「上海的未来究竟如何?」提第一个问题的,是每位关心上海的人。的确,有人对这座经历了社保案「地震」的城市有些疑虑。 但只要稍稍留意近期媒体报道,就能迅速打消疑虑,五月中旬短短一周内,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到上海视察。熟悉内地政治的人都明白,两位常委间隔如此短时间前往同一城市视察,是十分罕见的,上海在中央心目中的地位由此可见。据悉,温家宝在沪期间曾向上海的官员留下了如此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在二十四日的党代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描述了上海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努力建设经济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创新更加活跃、生态环境更加友好、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城市文明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中,习近平又提到历代中央领导对上海的关心,以及上海发展面临的四个历史机遇。 「上海主要领导有何变动?」提第二个问题的,是对政治感兴趣的人。的确,虽然「时势造英雄」已为大多数人接受,但大家还同时相信个人的力量。 根据记者掌握的信息,目前市委常委会十五人班子中的九位常委将继续留任,其馀六人或转到人大、政协工作,又或退休。应该说,班子的主体得以保留,不会影响稳定性。转岗者则将在新职上继续为上海贡献力量。 至於「新鲜血液」,人们正从一些公开的资料和细节中发现端倪。譬如本次党代会的四位副秘书长,除三位外,有一位现在还不是常委;有一位市委副秘书长近期经常陪同习近平到各处视察,而按惯例应由市委秘书长陪同。 「主要领导」的定义在此次党代会上也将作微调,市委委员和市纪委委员将同比上届增加约三成,这是汲取社保案的教训,强化集体领导的举措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海市委的主要领导?围将更广了。 「新一届领导对媒体的态度有何变化?」,显然,最关心第三个问题的,就是传媒。 据悉,上海有媒体日前特地前往习近平工作过的浙江省,向同行了解情况,以期尽快主动了解新任书记对媒体的思路和要求。 党代会开幕前,媒体得到了好消息:习近平在中央驻沪和上海主要媒体考察时,明确表示全力支持舆论监督。同时,本报等约三十家境外传媒获邀旁听二十四日的开幕式。不过,在开幕式上,也有海外同行流露出羡慕的神情:如果我们也能如上海本地主流媒体那样,可以相对自由地走动、采访、拍照,那该多好。这位同行的愿望,但愿在下周上海新一届常委班子产生后,按惯例在媒体面前亮相时能够实现。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