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文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在海外,各种中文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诞生,各种版本的海外中文教材也应运而生。由于世界各国华人的历史不同,各国中文教育的历史也不同;另外由于各国华人生活习惯和观念的不同,中文教育的理念不尽相同,因而学校和教材的名称也不一样。 在海外,叫法确实是多种多样,就教育而言,有中文教育、华文教育、汉语教育;就学校而言,有中文学校、华文学校、汉语学校;就教材而言,有中文课本、华语课本、汉语课本等等。就此也引伸出其它诸如华文报纸、中文报纸、华语电台、华语电视等等各种不同的名称。在国内,就海外中文教材的提法同样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比如汉语课本、华语课本、中文课本等等。 百花齐放嘛,这样的名称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对海外中文教育没有根本的影响,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我认为,统一一种叫法还是需要的,或者说是有长远意义的。
日本最大的中文周末学校----同源中文学校于二��六年一月十五日举行仪式,庆贺建校十周年。这是一所为在日华侨华人子弟提供中文教学的社会教育设施,目前拥有五百多名在校学生,共四十多个班级,分布在东京、横滨、名古屋等地。 王健 摄(资料照片) 虽然“中文”、“华语”和“汉语”在外文翻译上是一样的,都叫“CHINA”,但是顾名思义,这些名称所包含的内涵是不完全一样的。我的理解,“中文”的“中”字可以解释为“中国”、“中华民族”;“华文”的“华”字可以解释为“中华民族”,当然也可以有另外的解释。但“汉语”的解释确实不一样,它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汉民族”的文化。 在海外,这些名称都铭刻着深深的历史烙印,记录着海外华人的历史。比如,早期海外华人、东南亚华人和台湾同胞创办的学校,一般都叫“华文学校”、“华语学校”,教材也叫“华文课本”、“华语课本”。20世纪80年代以后,海外华侨华人创办的学校,绝大多数都叫“中文学校”,教材叫“中文课本”。
法国华文教育协会首届中文学校演讲朗诵比赛于2006年4月2日在巴黎的潮州会馆礼堂举行。中国驻法大使赵进军(左二)、法国中文教育总督察白乐桑(左三)以及法国侨领为孩子们发奖。 钟诚 摄(资料照片) 华文、华语名称的来源,我认为应该是源于“华侨华人”一词。有可能是所在国家的人把华侨华人的语言叫华语,久而久之,便约定俗成。当然也有可能是我们海外前辈自己的叫法。“华侨”、“华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化,他们有的只是祖国的文化。“华文”、“华语”就是祖国的文化。从这个角度讲,“华文学校”、“华文课本”、“华语学校”、“华语课本”的名称都是无可置疑的。 “中文学校”、“中文课本”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叫法。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从大陆出去的华侨华人比较少,80年代后,华侨华人逐渐增加,他们所创办的学校一般都叫中文学校,他们所使用的教材都叫“中文教材”。因为他们的祖国就叫中国,中国的语言当然叫“中文”。 有人一定会说,“汉语”的提法是最科学的,是符合实际的。因为我们学习的是方块字,而方块字就是汉语的载体。这是事实。因此,在国内叫“汉语”是完全正确的,因为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但是,在海外,这种提法是否恰当,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汉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几千年来,风云变幻,政权更替,民族融合,“汉文化”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汉族文化”,它已经演变成了中华民族统一的文字,已经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也因此,我认为,今天我们仍然把祖国的文字和语言定性为“汉语”是不恰当的。我认为,对海外,仍然叫“汉语”会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问题。 其实,除了少数只有单一民族组成的国家外,这个问题在世界各国都存在,都有先例。比如西班牙,它有加斯蒂亚诺民族的文字和语言,有加泰罗尼亚民族的文字和语言,还有巴斯克民族的文字和语言,但代表西班牙国家官方的文字和语言就是加斯蒂亚诺民族文字和语言。代表一个主权国家官方的文字和语言,我认为不能把它称为一个“民族”的文字和语言。也因此,我认为如同“西文”、“英文”、“法文”和“德文”一样,代表我们祖国对外的语言文字应该叫“中文”。 我感到,“汉语”的叫法比较凝重,有着一种历史感;“华文”的叫法比较老气,有着一种沧桑感;“中文”的叫法比较现实,有着一种时代感。 我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在海外,我感到它有着非常现实的问题。对于第一代华侨来说,他们都知道祖国的历史,知道祖国文字和语言,因此,无论是叫中文、华文也好,还是叫汉语也好,都能够理解其中的原因。但是对于第二代、第三代乃至以后更久远的后人来说,却不一样。他们对诸多的概念容易混淆,会产生疑惑。而对于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我提出这个问题,并没有要求海外华人创办的学校都要“改名”的意思,我只是希望我们国内政府部门,对海外中文教育问题要有一个统一的提法,对海外中文学校有一个统一的叫法,对中国国内出版的课本有一个统一的名称。 规范名称,也是一个不应该被忽视的问题。(麻卓民 西班牙 作者任职于西班牙巴塞罗那ESERP孔子文化学校,原文刊于《欧洲时报》)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