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科学技术及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由此,每两年一次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总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12月27日,2007年度中科院院士增选工作落下帷幕。在29位新增院士中,有3位为上海的科学家,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段树民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张经教授。随着他们的加入,上海现有的中科院院士总人数接近百名。 解放日报记者在第一时间走近3位新院士,倾听他们的诸多感受。 赵东元: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赵东元,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1990年获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吉林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至1998年,分别在以色列魏兹曼科学院化学物理系、美国休斯敦大学化学系、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材料系和化学系做博士后工作。1998年在复旦大学任职以来,一直活跃在介孔分子筛合成与结构研究的前沿。研究结果曾被《自然》、《材料化学》等国际权威杂志进行了封面报道, 对于当选为院士,赵东元表现得谦虚而淡然。“当选院士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意味着我要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科研方面进一步创新。” “我就是一个造孔之人。”说起自己的研究,赵东元显得很来劲。“无论看到什么物体,我都会去考虑如何在其上打孔,制备另一种新型介孔材料。”他告诉记者,作为催化剂的介孔材料,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材料体系,分为金属介孔材料(即常说的泡沫金属)和非金属介孔材料(如泡沫塑料和介孔玻璃等),在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赵东元在介孔分子筛合成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17种新型介孔分子筛结构,都以复旦大学(FDU系列)命名。“我很感谢复旦对我的培养,是她给了我一支优秀的团队和一流的学术氛围。”赵东元说。 这位蜚声国际的科学家,“自曝”自己高中时偏科严重,大学时成绩也并不理想。对化学的痴迷和坚持或许是他成功的“秘诀”。“读大学时,凡是能在图书馆借到的有机化学书我全部看了一遍。”刚回国时,赵东元几乎每周工作80小时,为了灵光一闪的实验想法,常连续十几个小时泡在实验室里。赵东元说,“我其实谈不上什么远大理想,不过有一个信念:每天像小蚂蚁一样工作,日积月累后,就能得到丰厚的收获。”他一直教育他的学生们,做科研,就要不怕清贫、不怕辛苦,持之以恒,不断追求自己的信念。 虽是名教授,但赵东元没有架子,他鼓励学生与他多交流。复旦大学第一届“校长奖”获得者田博之是赵东元教授指导的学生,在攻读硕士研究生的3年期间,田博之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8篇SCI论文。“有什么问题我们都一起探讨。有些同学往往在试验结果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会气馁,害怕别人知道,可是,如果你不和别人交流,就永远也找不到实验失败的原因。”赵东元说。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