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国际    
布托遇刺后续:伊朗筹码一夜大增
亚洲时报 |2008-01-09        
声明: 本消息或因风格和篇幅原因进行过编辑,但未经核实,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观点或建议。如有侵权,联系秒删。[ 使用条款 ]

赞助信息

美国舆论的水晶球式预言几乎一致认为,巴基斯坦也许生存不下去。当地情况的确很难让人乐观,收拾烂摊子所需的远远超过了美国当前政府的能力。唯一的寄望似乎是一年后新班子入主白宫,并彻底改变对外政策。甚至美国安全界乐观的专家也承认是这么想。

跟美国安全部门关系密切的智库Stratfor的一位评论家说,“在这种残局中,美国人唯一所想要的,就是巴基斯坦维持现状。这是他们唯一可以做到的。如果美国像当下一样不走运,他们可能连这一点也得不到。”

但这完全不是“走运”的问题。坦白说,在2001年冬季,布什政府在阿富汗接壤巴基斯坦山区咬下的,是即使超级强国也无法下咽的一块肉,而今天它并没有任何可以应变的“B计划”。 援引Stratfor的话来说,白宫的最大指望是,巴基斯坦新军头吉亚尼(Ashfaq Kiani)“必须成为华盛顿在巴基斯坦的新代理人”。也就是说,把日前贝娜齐尔.布托(Benazir Bhutto贝.布托)遇刺的责任,算在基地组织头上,一切照旧进行,熬过未来的12个月。

但像吉亚尼这样聪明的士兵,会那么笨吗? 有三类预言家正在华盛顿争风吃醋。第一类是“贝.布托的朋友”。贝.布托凭借她的个人魅力或高超公关技巧,俘虏了美国媒体、智囊和政府中的不少人。这类人认为,没有贝.布托的巴基斯坦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类,是较早前出现的大量南亚事务专家。他们为华盛顿的后2001年时代美国对巴政策提了不少意见,但新保守派主导的布什政府不予理会,令他们大为不快。他们觉得,事实证明,新保守派的政策一败涂地。

第三类,是近年来大量涌现的反恐专家。他们自己也精于恐怖政治,他们当中一些人似乎相信,他们想象出来的敌人,比什么都值得重视。

美国打伊朗牌

贝.布托遇刺身亡对地区安全投下的阴影,包含了多层的色相。伊朗已经感觉到了这一点。几乎在一夜之间,巴基斯坦取代伊朗,成为了布什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以色列也许不喜欢当前的事态发展,但美国副总统切尼及其团队,在布什政府剩余任期内几乎没有机会再去追打伊朗了。

正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酝酿的危机,比起伊朗的核计划及其对巴勒斯坦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和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的支持所有加起来,都要远远严重得多,这是布什政府不能忽视的。伊朗不断上升的地区影响力所构成的政治挑战,相比下也不值得一提。

自布什政府6年前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列入“邪恶轴心”以来,它首次不得不以相对合理的态度,来看待伊朗。放诸已改变了的情势,那些旨在动摇伊朗政权的强硬政策,看起来是不负责任的。军事手段是绝对行不通的。推动德黑兰政权更替?这更是荒谬。

虽然近几周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口水战减少了,但以上的“伊朗问题”也许不会在中东消失。尽管如此,美伊关系的转变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一个迹象是,美国国务卿赖斯主动提出,愿意“随时随地”会晤伊朗外长蒙塔基。德黑兰对即将到来的有关伊拉克安全的第四轮美伊会谈保持谨慎乐观。

赖斯一周前说,“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我们的政策是,愿意跟任何愿意根据这些条款会晤我们的国家,结束对抗或冲突。”蒙塔基迅速作出回应:“可以做准备工作。”他欢迎华盛顿以“更尊敬和更合理的态度”对待伊朗。他坚持认为,华盛顿这样做是有可能的,因为“他们(美国官员)已经更了解伊朗在该地区的关键作用,以及伊朗争取合法权利(即提炼浓缩铀的权利)的决心。”

伊朗人是实用主义者。在贝.布托遇刺身亡后,伊朗人就该估计到,巴基斯坦的事态发展,让布什政府不得不积极寻求与德黑兰关系正常化。

赞助信息

您的观点至关重要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

Valueimpression: super cool 168

    © 2025  八阕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馈意见业务合作隐私政策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