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宗铭/民进党在此次立委选举中惨败,低投票率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跌破选举专家的眼镜,选前预测的六成不仅未达成,甚至比上一次立委选举的低投票率还要低。立委选举的低投票率连续创新低,在全国选票基本盘蓝大绿小结构中,民进党居於绝对劣势是毫无疑问的。 换句话说,从2004年的总统大选以后,曾经支持过民进党的中间选民已经连续两次不投票了。原因是什麽?对於接下代理主席的谢长廷来说,应该是要好好思考与烦恼的第一堂课。 那麽谢长廷温和的形象下是否背后真的能代表中间选民?乐观的人认为有,但是回过头来看看检验他过去七年来在党内的言行,毕竟谢长廷回避问题的情形多,而且是说的多,做的少,恐怕还是要让人质疑。以最近一年的党内初选为例,谢的路线仍然是必须向深绿靠拢,而且也是从排蓝设计初选中的既得利益者,同时谢的子弟兵先以深绿路线胜出,在大选中却几乎是全军覆没。 或许「民进党中部分是深绿」的说法已经不够精确,现在应该全以「民进党基本盘」来替换。谢长廷可能不愿面对的真相是,整个民进党就是应该视为一个整体,民进党中没有深绿与非深绿之分,他在面对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时,所凭借的就是这股民进党基本盘,其他可能新增的选票还不知道在哪里。 吕秀莲认为,民进党在这次选举流失270万张选票是主要关键因素,谢长廷如果能找回这些票,就会是钟摆效应。吕秀莲话只说对了一半,这些曾经支持过民进党2004年总统大选的选民,不是第一次消失,而是第二次,而且拒绝的是选举投票,不必然是拒绝投票给民进党,因为如果他们愿意再投票的话,谁能说就是一定投给民进党呢? 民进党惨败的原因很多,清廉破产、政绩不佳、傲慢坚持己见等等都是,其他不必一一列举,但是如果检讨的出发点不回溯自2004年总统大选结束的那一刻起,那就可能是时空错乱,搞错对象。 从陈水扁在2004年大选连任起,选民要看到的是什麽?但是却看到民进党全将政府要员换上自己人,排除中道力量,当时游锡�夷诟笞彀蜕纤凳且�拼经济,实际上却拼政治多,只忙着准备修宪、正名、讨国民党党产,甚至民进党在2004年底的立委选战策略中,陈水扁摆明就是打低投票率来拼国会过半,没有做出争取中间选票的努力。 当时选民看到的应该是,民进党竟然选择开始激进化,走急独路线,一个可以推动改革的机会消逝了,选战考量压倒一切。尽管民进党在2004年立委选举后,由标榜和解共生的谢长廷来组阁,在其强烈个人形象风格主导下,稍微缓和了这个趋势,不过时间过短下,加上党内开始出现弊案风暴,谢长廷因为县市长选举失利而走人,也没能真正在党内进程过相关问题。 2006年的苏贞昌内阁突显中道、做实事,确实有过一段好光景,但是进入立委与总统选举年,中道力量还是让位,让民进党自己人资源全包去选举。民进党甚至在接下来的党内初选中还做出排蓝设计,将民调知名度高的党内同志全部拉下马。选民应该已经心知肚明:民进党内可以说是「基本教义化了」。 突显先争取党内支持,再对外开拓票源,是民进党对外界质疑的标准说辞,然而事实证明,自己人关起门来初选的排蓝设计手段并不能开拓票源,不正当的手段并不能合理化正当的目标,因为那些潜在的选票可能早就被吓跑了。 尽管这次立委选举中,陈水扁及民进党都说要拉高投票率,实际上做得却不多,民众虽然看到温和的政党广告,但是选民还是感受到尽是意识形态的政党斗争,那麽谁又能否认说,民进党这次也有可能仍然采取低投票率的展战策略呢?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