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几十年的历史看,逢八的年份对于中华民族都不是一个好年景。一九八八年爆发全国性的通胀,一九九八年爆发金融危机并发生大面积的洪灾,二○○八年一开年就遇到前所未有的雪灾,而且通胀愈演愈烈,社会矛盾愈趋尖锐。 据内地民政部的消息,截至本月二十八日十四时,雨雪天气已造成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十四个省份的七千七百八十六万人受灾。此外,本次雨雪灾害还造成了农作物受灾面积四百二十二万公顷、倒塌房屋十万多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二百二十多亿元人民币,冻死街头的不在少数。由于天气持续恶化,灾情仍在继续发展,最关键的是,民心在天灾与物价的双重炙烤下,逐渐失去耐心,治安问题开始突出,广州火车站受困的人群开始在光天化日下大小便,如果一旦出现过激行动,后果不堪设想。 这是一场全新的灾难,复杂程度超过了九八年的抗洪和一般性的自然灾害,因为它束缚了救灾的机动能力。抗洪还能调动百万大军,而现在飞机却不能起飞前去救援,铁路中断、电力中断、供水中断,全线告急。从国际形象而言,美国二○○五年飓风“卡特里娜”重创美国南部诸州对美国国际形象的冲击,应引起北京反思。 救援方式亟待改进 当局已经开始动员起来,但在救援方式、组织形式上仍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其实,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西方国家早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全方位进行动员,这不仅有利于资源的调配,人员的安排,更有利于人心的安定。说白了,当前最大的问题不是天灾,而是人心,由于时近春节,有家不能回,加上物价上升,导致人心浮动。所以,安定人心,安抚情绪,成为当局最严峻的考验,而实施紧急状态后,等于给受灾群众吃下定心丸;各级官员也会振奋精神,不敢玩忽职守;一些利益集团也不敢利用天灾大发其财,甚至向中央逼宫。 这次天灾也暴露出中国体制的脆弱性。中国近年虽然国力增长,连上天登月都近在咫尺,看似无所不能,但没想到一场暴风雪就导致全国性的铁路和供电瘫痪。中国表面看上去好像钢铁那么坚硬,但实际却很脆弱,轻轻一敲,这块钢就四分五裂了。体制缺乏弹性,因此在应急能力往往滞后,而且社会经受不起特别大的折腾,一场天灾,一场疾病,就让执政当局胆战心惊,生怕民众走上街头。 近年来,各种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中国的考验愈来愈大,比如沙士、禽流感、暴风雪,但当局却未能吃一堑长一智,各种所谓的应急预案都是纸上谈兵,临到关键时,还是临急抱佛脚。 暴风雪终究会过去,但是体制的弱点却可能是中国发展的制约性隐忧。如果当局能够把握时机,让全社会聚焦这个问题并努力解决,对中国的长远发展来说,未尝不是因祸得福。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