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产经    
从美国开始:鲁冠球万象美国公司的100口油井
21世纪经济报道/何清 |2005-06-12        
声明: 本消息或因风格和篇幅原因进行过编辑,但未经核实,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观点或建议。如有侵权,联系秒删。[ 使用条款 ]

赞助信息

“万向美国公司一共投资了近30家企业,最赚钱的是我们投资的100口油井,投资时的油价是18-22美元一桶,现在是50美元一桶,价钱翻了一倍多。”

“我们是通过一个偶然机会介入到石油行业的。”越洋电话那头,回忆起当时情形,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独家专访的万向集团美国分公司(简称万向美国)总裁倪频先生连称幸运。

“我们在2001年就获得了美国德州6个区块的开采权,成功进入了石油采掘业。几年来这块业务为万向美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倪频告诉记者。

万向美国是万向集团1994年成立的全资海外公司,倪频是鲁冠球的女婿,而鲁冠球正是中国最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万向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在今年年初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公布,国内民营企业谋求进入利润丰厚的石油采掘业背景下,通过倪频和万向美国,鲁冠球早已悄然从德州的100口油井开始了他的海外石油故事。

偶入石油业

故事要从4年前一次偶然的合作说起。2001年倪频的老朋友,一位在德州多年从事石油开发的“老石油”来寻求倪频的帮助。他希望倪频能尽快和他合作,以提供资金的形式,共同竞标位于德州的一个采油区块。美国油井的开采采用招标制,即所有公司都可以参与竞标,得标者获准开采区块内的石油。

而此时的万向美国,汽配业务发展快,现金流量大,正需要找项目进行投资。倪频和他的风险评估团经过谨慎、详细的评估,认为这个项目虽有一定风险,但只要合作人恰当,风险是可以控制的。

“而且我们认为这项投资不用分散我们的太多精力,因此就投入了100万美元自有资金,算是风险投资吧!倒并非是看准了石油价格会涨得如此之高。”倪频笑道。

据倪频介绍,按照万向美国当时的评估,只要油价维持在28美元左右,公司就将获得很好的回报,因此第一笔100万美元就在科学的分析判断后迅速投入了。而包括从区块竞标到以后的勘探采油的具体工作,都由万向美国控股的项目公司负责运作。

而据美国能源基金会中国代表处王万兴先生介绍,能源开采业在美国属于一个开放的行业,政府对于能源行业的准入更多从环保、能效指标上调节行业准入门槛,其他则由市场法则在无形之中进行调节。

正因为如此,倪频有了进入石油采掘业的机会。

第一次的尝试后,万向美国逐步在石油行业积累了一些资源,这当中包括很多行业内的专家、四处寻求投资的小石油公司及销售网络等后台服务网络。

这为万向美国在石油采掘业投资规模的日益增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04年,它的投资达到了1000万美元,在德州也拥有了6个区块的石油开采权,进行了100口油井的钻探。这些项目的运营分别由6家万向美国控股的项目公司负责,其年回报率都保持在50%-60%左右。

有了这样高的回报率,万向美国目前投入石油业务的资金大多已是美国银行的资金和原有投入的回报了。“银行看到我们在石油采掘业务上的前景很好,就开始大规模贷款给我们,我们真正的投入并不大。”倪频说。

风险匹配策略

石油采掘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尤其在德州这个已经经历近百年开采的老油区情况更是如此。

据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张抗教授介绍,美国历经百年石油开采后,目前仍能维持近4亿吨年产量主要依靠低产油田支撑,但这就对勘探、钻井工艺有很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打一口空井,血本无归。

而倪频的秘书柳青小姐告诉记者,由于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科学实用的风险匹配策略,4年来万向美国从未遭遇败绩。

倪频强调,找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是万向美国在石油行业成功的关键。这个合作伙伴要有足够的经验、熟悉当地地理环境,而且要有一套可行的风险匹配策略。

“风险控制是有技巧的。比如在开发过程中,我们不会将预备钻探的油井集中在一个区块,也不会在一个项目公司中集中所有已具备产能的油井。大概的匹配比例大约是3:7,即30%的油井是具备真正产能的、而剩余的60%-70%油井尚处在勘探开发期过程中,能否具备产能尚不得而知,这确保了我们对项目的风险控制。”倪频坦言。

同时,“万向不直接参与原油开采经营,一般采取控股或收购某家石油公司,由他们原有管理层负责运营,万向只是进行财务监督。”

“正因如此我更看中的是与我们合作的项目负责人。只要我们信任这个人,认为这个人能够有比较好的判断能力,个人品质好,我们就敢于投资,而不是很看中他背靠公司本身的实力,因此我们的合作伙伴都是德州当地的公司,它们不是很大,在中国国内可以说藉藉无名的,但它们很了解当地的情况,也取得了我们的信任。”

石油主业?

虽然万向美国今日的石油业务在美国甚至连中型石油公司也算不上,但倪频坦承,从现金流角度上讲石油业务对万向美国的贡献已然很大。

在全球能源投资热的浪潮中,石油业务是否会成为万向美国新的主业呢?

“现在石油业务还不能算主业,因为如果是主业就必须有长远的发展战略。战略就必须有一个远景,它不同于战术投资,短期赚钱就可以了,而我们对于石油业务的远景还不是很清楚。”倪频分析道。

据了解,这主要是因为万向在美国的主业还是汽车零配件,而资金由于涉及国内外汇监管,因此企业发展主要依靠美国银行业的信贷资金,而美国银行对海外企业在美国分公司主业的监管一直十分严格。

“美国银行对我们的非主业投资一般都不会很赞成。原因很简单,第一它认为我们这样做会分散对主业关注的精力,另一方面更多是从投资风险考虑。所以第一笔100万投资是使用我们的自有资金。今后不管我们怎么向石油行业投资,都更多需要依靠美国的银行系统,我们目前还没有埃克森那样的实力可以更大规模的投资,更没有一个成套的网络、人才系统,因此现在只能说如何投资、赚钱,这是一个战术问题。”倪频对此毫不讳言。

而目前高企的油价更令倪频担心。

据了解,因为石油行业在美国是一个完全开放的行业,因此油价高企导致整个行业的投机性大增,竞争随之加剧,同时生产商各方面的运营成本也迅速提高,“比如区块地租这几年的升幅就很快”。

一旦运营成本提高到生产商无利可图时,他们就必然从经济上进行考量是否退出,从而可能引发整个行业的衰退,同时美国银行也会进一步对信贷资金加强风险监管。

按照倪频的思路,就是先把自己的石油业务做到足够的规模,假如计划退出这个行业,就会吸引华尔街投资者。而以现在的规模和利润回报率来讲,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假如说我们要并购某家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资金了,就可能是我们退出石油行业的契机,但是不排除这种可能,即有公司希望能在石油领域和我们合作,那么我们就有可能大规模进入石油行业。”

万向石油帝国?

由于万向集团正在国内投资石油储运项目,这不禁让人联想万向正在搭建一个万向石油帝国,一边在祖国大陆,一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

毕竟,国内三大石油公司在国内石油、石化工业上处于绝对领地位,后进入的企业很难再寻找发展空间。因此,万向采取先发展国外,待时机成熟后再进入国内市场的战略是完全可能的。

从2004年末开始,万向集团旗下万向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在浙江舟山岙山岛建设的石油中转项目。该项目占用岙山岛东南部岸线1.3公里,土地 690.9亩。按照规划,该项目油库工程总容量为151万立方米,并将建造10万吨级码头泊位1座,3万吨级码头泊位1座,1000吨级码头泊位3座,概算总投资在12亿元左右,工程计划将在2006年底前全部投入使用。业内普遍认为,万象集团此番进入石油储运业势在必得。

在美国,万向集团拥有了100口油井;在国内,万向集团又在兴建规模巨大的油储设施,这个石油帝国的两条腿可能联系到一起吗?

对此,倪频谈了他的个人看法,“假如中国石油行业、石油市场开放了,也许万向集团就可能进入这个行业,现在我们隐约间看到这样一个希望。但国内石油储运项目和我们的100口油井不会产生直接联系。毕竟美国运油到中国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不太可能。”

张抗也认为万向不会将美国的油井和国内的油储设施联系到在一起。

他建议:“万向如果希望大规模进入国内石油业,可以依靠岙山的油储设施调配国际市场资源,没有必要完全介入整条石油产业链。只要有自己的特色,万向在石油领域就会有作为,而万向现有的长处正是石油资源的调配。它应该从现在开始就积极建设自己的供销网络和人才储备。”

赞助信息

您的观点至关重要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

Google: super cool 200

    © 2025  八阕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馈意见业务合作隐私政策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