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坐拥巨额美元,经济实力大增,而美国、西方国家却深陷金融危机难以自拔。英国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Balliol College)院长、经济学家格雷汉姆(Andrew Graham),在10月15日的英国《卫报》(The Guardian)发表文章,鼓吹立即把中国拉入G8集团,为金融危机买单。 他说,最近48小时内,大西洋两岸的政府宣布了大规模的救市措施,防止世界金融体系崩溃。在这次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中,西方面对消费开支和商业开支崩溃问题。金融危机是消费崩溃的部分原因,而消费崩溃现在又在侵蚀金融市场。两个问题纠缠不清,必须分别予以解决。 自从现代资本主义在大约300年前出现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30多次大的金融危机,大约平均每10年一次。在英国,上次金融危机发生在1974年,距今已经30多年。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种今天业已破产的信念----银行业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私有化。 在美国,放任的市场理念更是根深蒂固。虽然1984年发生过大陆伊利诺斯银行(Continental Illinois)的破产救援、1998年发生长期资本管理银行(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的破产救援,但是直到几个星期前,银行可以独善其身的理念仍然统治美国。 但是一部经济史清楚显示:银行体系实际上总是过度自我膨胀,必须予以救援。不仅英国和美国救市,而且日本、拉丁美洲、斯堪地纳维亚国家上世纪80年代、南亚国家和俄罗斯上世纪90年代,都曾经救市。 其次,货币并非汽车或茶杯----你不能够像试车或品尝茶水一样尝试。货币完全依赖信用和信心,而这些是不能购买或交换的。货币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根基。当信心崩溃时,如果要避免大灾难,唯一的选择是国家出面支撑核心金融机构。面对金融崩溃,美国和欧洲采取了恰当的救市行动:向金融市场注入流动资金;提供银行之间融资市场的担保;通过购买股份的形式,直接将公共资金注入银行等。 大萧条或曰“全球性整体需求放缓”,犹如困在屋子里的大象。它最初是世界经济不平衡的产物----一方面是西方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过度消费,另一方面是亚洲,尤其中国极高的储蓄水平。一旦西方停止了消费,唯一可以避免出现全球经济萧条的方法,就是中国人花更多的钱。 但到现在为止,还看不到这方面的迹象。如果要求他们花钱,他们愿意合作吗?他们坐拥近2万亿美元的巨额储备,有理由阻止美国经济及货币陷于一片混乱。无论从全球和整体的需求水平,还是从未来全球金融稳定的观点看,中国人都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力量,G8集团应当立即邀请中国入伙。 当前的金融危机,以及金融不同于其他经济领域的性质,使进一步的两点措施势在必行:一是每间大银行都必须得到国家的支持。这在一段时间以来已被人认识,但是令人震惊的是,冰岛人忘记了这点。现在需要国际协议,为那些税收规模小的较小国家,提供国际担保,如由国际货币基金为之担保等。二是制定和其他经济领域完全不同的金融规章制度。在银行界,原则应当是:竞争越大,越需要规限和监管。 总之,中国成长壮大、影响力剧增的实例,加上趋向管理更加严格的国营银行体系,这两个方面的影响,必然使半个世纪以来,居统治地位的盎格鲁-撒克逊放任资本主义模式衰微。还不清楚什么东西会取代它,但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