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救市逻辑
10月22日,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对于杭州救市24条第一次有了公开表态。这是各地方政府的救市措施备受争议之后,第一个在台前公开澄清救市的官员。 王国平表示,杭州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用于民生的资金已达37.68亿元,估计全年提取总额将突破50亿元。像廉租房建设的投入、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部分资金,都要直接从土地出让金中提龋 “我认为,救楼市不是为了救房地产企业,而是为了救经济、救银行、救百姓。政府救楼市,绝对不是保护房地产公司,不是保护有钱人的利益,而是为保护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众。”王国平说。 对此,中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对本报分析道,国家虽无具体规定土地出让金具体每项用途,但是对于用在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资金构成有界定,此项经费来源,土地出让金占比60%、20%来自财政补助、另外20%是公积金增值收益部分。 “如果杭州这项资金是由土地出让金直接支出的话,说明当地计划内财政已经拿不出钱来了。”正如聂所言,杭州地方财政也走到了微妙的时刻。在10 月23日的杭州市政府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披露,9月份,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出现负增长,分别下降了1.1%和2.6%,财政收支动态平衡压力加大。 救市措施,从地产商到政府都在不断进行中。 早在西安出台第一个地方政府救市的规章之时,就不断有专家质疑政府救市的合法性。 事实上,2008年最早以让利鼓励买房的地方政府,并不是西安,是绍兴。6月,绍兴县教育局出台两大新政:具有大专学历及以上或初级技术职称及以上的各类人才,在柯桥买房其子女参加中考就可加10分;教师买房可转正。这两项政策运用政府公权力,用社会资源分配的优先权换取对于楼市的刺激,引发一片大哗。 在财政部10月22日出台房地产救市政策两天之后,10月24日,绍兴久经酝酿的房产新政19条也终于出炉。分别从土地出让金和开发商资金两个环节予以“松绑”。 绍兴规定,地产商经批准后可调整余下的出让价款支付时间,亦可在受让人支付总地价款的70%后,先行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并动工建设。受让土地的地产商还能提出申请,经批准后可增加不超过一年的开、竣工时间。 针对开发商资金流紧张,对新出让的经营性房地产用地,允许受让人在12个月内付清出让价款,对起价总额在5亿元以上或规模较大的地块,其出让价款支付期限最高可放宽至18个月。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