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国际    
效法林肯,奥巴马筹组「政敌团队」?
中国时报 |2008-11-18        
声明: 本消息或因风格和篇幅原因进行过编辑,但未经核实,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观点或建议。如有侵权,联系秒删。[ 使用条款 ]

赞助信息

林博文/最近有两本书在美国非常热门,一本是哈佛经济学家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一九五五年出版的《一九二九年大崩溃》(The Great Crash,1929);另一本是女通俗史家朵丽丝.昆斯.古德文(Doris Kearns Goodwin)二○○五年推出的《政敌团队:林肯的政治天才》(Team of Rivals:The Political Genius of Abraham Lincoln)。

欧巴马有意任命前政敌希拉蕊为国务卿的消息曝光后,《政敌团队》这本书几乎天天出现在平面和电子媒体上。欧巴马说他正在阅读一批有关林肯和小罗斯福的著作,其中即包括《政敌团队》。而分析家也都认为欧巴马很可能会展现「胜利者大度」的传说,邀请几个政敌入阁,「化戾气为祥和」,俾共赴国难。西方有句谚语说,把敌人放在你的旁边,总比让他(她)在外面作怪捣乱好得多。

欧巴马会不会任命希拉蕊当国务卿,现已成为美国媒体最热闹的政治猜谜游戏,正面反应远超过负面反应。据《纽约时报》说,希拉蕊本人也很想转换码头到国务卿当内阁第一部部长;既然未被欧巴马拔擢为副总统候选人(据说欧巴马从未考虑过她),有机会出任很风光的外交大臣,亦为一桩美事。目前唯一的阻力是希拉蕊的丈夫柯林顿肯不肯把他卸任总统以来的全部财务纪录公开出来,让欧巴马的律师团先行检验?柯林顿下台后到处捞钱,摇身一变为国际掮客,许多财源有问题。

欧巴马已公开说了无数次心仪林肯的话,当年林肯也像今天的欧巴马一样,没什么政治经验。林肯更糟糕,仅做过一任两年的众议员,又面临内战的威胁。林肯当选总统后,不计任何嫌隙,力邀和他一起角逐总统的政敌入阁,而这些答应入阁的政敌都在内心深处看不起名不见经传的林肯。古德文的《政敌团队》即描述谦卑的林肯如何邀请纽约参议员西华德(William H. Seward)出任国务卿、密苏里法官贝慈(Edward Bates)担任司法部长、俄亥俄州长蔡斯(Salmun P. Chase)当财政部长和宾州政客克麦伦(Simon Cameron)做战争部长,以及林肯和他们的互动关系。由于克麦伦太无能,在内战初期做了许多鲁莽的决策,而于一八六二年一月被林肯撤换,由能干的民主党律师史坦敦(Edwin M. Stanton)接任。

如果希拉蕊出任国务卿成定局,则出现了历史又重演的场面,希拉蕊是纽约参议员,林肯的国务卿西华德也是纽约参议员。西华德任内最大的建议是在一八六七年以七百二十万美元向俄国购买阿拉斯加,当时媒体痛批西华德买了一个大冰箱,干了一件蠢事(Seward’s folly)。纽约专栏作家陶曼玲讽刺地说,西华德买下阿拉斯加的后果是造就了二○○八年大选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裴琳!

欧巴马常说他喜欢和身边的幕僚及顾问进行脑力激�U,辩论问题,他不要这批人当应声虫。从初选到最后胜利,可以看出来欧巴马是个有点自我中心的人,要掌控一切,有时也会显出趾高气扬(cocky)的样子。最明显的是十一月四日深夜在芝加哥格兰特公园举行盛大庆祝会,欧巴马发表胜利演说时,不要任何一个人(包括妻子和副总统当选人拜登)在台上分享他的荣耀,由他一个人独享光芒。

欧巴马也许真的想组成一个政敌团队,在今天这个多难的时代可以集思广益、汇集百川,但美国媒体显然太过美化(或神化)林肯当年的政敌团队。事实上,林肯花了好几个月才大致组成内阁,约一年时间始全部敲定,中间历经无数争执和倾轧。政敌团队绝不是一蹴可几的。

美国历史上从参议员席位直接迈向白宫宝座的,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第二十九任总统哈定(在位时间一九二一至一九二三),未做完即猝逝于旧金山,被史家列为最烂的总统之一。第二个是第三十五任总统甘��迪(一九六一至一九六三),未做完即遇刺。欧巴马是第三个。小说家海明威最爱讲的一句话是,要看一个人是否有能耐、有本事,就要看他在压力下是否仍镇定如恒,保持风度(grace under pressure)。欧巴马似乎拥有这种本事和能耐,这是做一流领导人的先决条件。

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刻,不少人到图书馆或上网找高伯瑞的名著《一九二九年大崩溃》出来看,希望多了解一点历史。欧巴马在竞选时经常提到今年金融风暴乃是一九二九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无形中促成了不少有心人重读历史的兴趣。经济史家认为,除了《富裕社会》,《一九二九年大崩溃》是高伯瑞写得最好的通俗旧作之一。

两本著作因时势和选举而再度引起读书人的重视,这也是大选年的知识丰收。

赞助信息

您的观点至关重要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

Google: super cool 200

    © 2025  八阕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馈意见业务合作隐私政策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