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国际    
其实,洋人很会捧杀??薄部长被对手称为“强硬可怕”
南方日报 |2005-09-17        
声明: 本消息或因风格和篇幅原因进行过编辑,但未经核实,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观点或建议。如有侵权,联系秒删。[ 使用条款 ]

赞助信息

“过去有本书叫做《退一步进两步》,实际上谈判的过程就是进进退退、互相让步、互相又有所得的过程。”9月14日晚,身着黑色领带、白格子衬衫、深色西服的商务部部长薄熙来精神抖擞,在本报记者和央视新闻频道“决策者说”同仁面前,回忆起与中欧老对手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的两次重大谈判,意犹未尽。尤其是9月5日刚刚结束的关于8700万件压港纺织品的36小时马拉松谈判,薄称之为“实实在在双赢”。而曼德尔森则对外慨叹,“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非常可怕、强硬的谈判对手。”

轻松愉快的访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薄熙来时而沉思,时而笑谈。弹指间,中欧贸易谈判中很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次第展开。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图:薄熙来部长会见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

一个月空档期的意外冲刺

此次较量的缘由可回溯到6月11日中欧在上海签署的纺织品谅解备忘录,该备忘录对10类中国纺织品进行过渡性数量管理达成了协议。

有意思的是,在6月11日至7月12日协议正式生效的一个月管理空档期间,中欧双方贸易商突然提速,双方企业抢占出口和进口数量,一月之内,造成部分中国纺织品因配额用光而在欧洲压港,至9月5日谈判结束时,已经压港的中国输欧纺织品(包括套头衫、裤子、女式衬衫和T恤衫等)高达8700万件,尚不包括运输途中的纺织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空档期?薄熙来解释说,6月11号上海协议达成后,中国实施新的行政管理,需要有一个过渡期、调整期、公示期,而欧盟同样需要有一个过渡期或者调整期。根据这种惯例,从签订协议到正式生效执行,出现了一个月的管理空档期。

然而,中欧双方贸易进出口商恰恰利用这个管理空档,进行了最后冲刺――中国一度传出众多纺织品出口商甚至包机空运货物至欧洲各港口。

根据欧盟相关法律,在这个阶段,欧盟实行的是自动进口许可的办法,只要进口商申领进口许可,欧盟就必须发放。因此,一个月之内,欧盟进口商突击申领了额外配额。以套头衫为例,按照中欧上海协议,今年下半年中国继续出口6900万件,但是欧盟仅这一段时间的许可量就发了约1.5亿件。

“这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确实没有预料到,欧盟能够发放如此大量的进口许可,从而造成了欧洲的20多个港口积压了大量的中国产纺织品。” 薄熙来说,他本人都对中欧贸易的力量,尤其是中国的突击生产能力深感惊讶,“始料不及”。

他分析,中国生产厂家确实有相当大的生产能力,在配额时代实际上压抑已久,所以进入了全球纺织品一体化大空间后,这种能力立刻爆发出来。他同时解释,这与欧盟在行政管理方面给予的方便和机会密切相关。

从中欧双方而言,根据惯例,出口商货物运抵对方港口后,所有权就归属于进口商,而通过国际信用结算,出口商基本上拿到了货款。正是在此背景下,欧盟进口商心急如焚,一方面,这些货物堆积在欧盟的各个港口,有仓储费、有滞港费等多种费用,随着时间流失,进口商的成本日益提高,压力也越大;另一方面,零售商经营这些产品,还等着货物上架,服装是季节性产品,过季后就急剧贬值。于是,这些进口、零售商把压力转向欧盟委员会。

薄熙来表示,“从责任来讲,说到底,在法律意义上,应该说双方的行政管理部门都没有责任”。因为双方法律规定,在这一个月空档期,贸易商还可以自由交易。

不过,欧盟对此高度重视,且南北国家意见相左。9月3日,曼德尔森顶着压力赶到中国,寻求中国援助。

援手欧盟的“大学问”

对于36个小时马拉松式的北京谈判,外界并不理解:有压力的是欧盟,为什么我们却要与之谈判,并援之以手?

薄熙来解释说,首先6月11号上海协议,就是针对中欧纺织品的进出口贸易制订的一个比较全面的规划,这对双方纺织品生产厂商和进口、零售商都很重要。在执行初期,尽管主要是欧方的责任,但是毕竟对这个整体的协议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其次,从宏观上讲,中欧之间毕竟是合作伙伴,而且在此前纺织品出现问题的时候,欧盟方面并没有对中国的纺织品单方设限采取行动,而是不断地要求跟中方协商达成一致。

“现在他们出现了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伸出援手的,这也是我们中方的商业道德。作为一个贸易大国,在世界贸易或者是区域贸易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我们还是应该非常负责任地来处理。”薄说。

同时,从微观上讲,企业之间有买有卖,是互动的,有作用也有反作用。中国出口商和欧盟进口商是一对合作伙伴,如果进口商受到了很大的损失,出口商势必也要受到影响,而且中欧之间不是一锤子买卖,“来日方长”。

经过激烈的谈判,9月5日,中欧双方达成了协议《磋商纪要》,这里大有学问。

细解该项成果时,薄熙来拿起了众多表格,面露喜色:“这次磋商,对中国而言非常有利”。

比如,根据该纪要第一条款“中欧双方各自承担自己发放的许可证的数量”,此时,欧方已经发放了许可证5.3亿件,根据上海谅解备忘录协议书,该数量应该是4.5亿件,也就意味着实际上欧方许可进口超出了协议数量8000万件,这部分完全由欧方负责承担。中方已经发放的许可证是5248万件,超发的数量是零。

外界所关注的第二部分,即“中欧共同五五分担无证滞港的货物”,共计8700万件,根据此计算,即欧方承担4350万件,中方承担4350万件。

薄熙来说,欧方处理此次压港纺织品还是负责任的,“谁家的孩子谁家抱走,确定了这样一个原则,欧盟多发的你欧盟抱走,我中方没有超发我就不承担责任”。

至于五五分担,当时中方的考虑是,8700万件既没有欧方的进口许可证,也没有中方的出口许可证,欧方感到8700万件进口商已经付款了,压力非常大,中方也认为这是原产于中国的产品,所以同意五五分担。

在谈判中,中方承诺,不再签发出口许可证。同时对欧盟的约束是,如果再发现新增无证到港货物,中方不再承担任何责任。因为,有一些产品已经在路上(现在已知是1700万件),因为一般货运总得三四个星期。薄部长透露,这一条款系在达成协议前一个小时,中方争取的结果。

根据五五分担,8700万件中的4350万件中国如何消化?纪要提出,一是类转,即今年其他用不完的配额,可以拿它来抵顶超出数量,比如说中国的棉布,原来是一年出口1万多吨,6月11日上海协议以后变成了2.6万吨,今年实际只用了不到40%,剩下60%,预估用不完,于是拿出了棉布23%抵掉 1880万件,余下就是2400多万件。二是预借,即预借明年的配额。实际上,中方使用该配额也很巧妙,预借的配额数量。具体解读则为,套头衫仅预借了明年的5%,裤子为2.63%,胸衣是2.57%。而裤子明年可以出到3.3亿条,实际上只预借了900多万,还不到一千万条。

薄熙来回忆道,这部分谈判是最艰难的。

此次谈判,欧盟实际上承担了绝大部分,8700万件的一半4350万件,和欧盟已超发的8000多万件,再加上途中的1700多万件,一共承担了 14418万件,占总量77%,“这些数量实际上都是需要在上海‘6・11’达成协议的基础上,再多增加了14418万的数量。”

负责任的贸易大国

谈判状态中的薄熙来像一个帐房先生,盘算着自己的家底,也盘算着对方的底线。

薄闲聊时透露,他有一个习惯,即一旦进入谈判,就不去看新闻,也不上网,保持一个比较平静的心态,完全集中于谈判本身,做一些技术上的准备工作,“我觉得真正重大的谈判,必须调动全部智力,这样的话能谈得比较客观。”

谈到算账,薄表示,搞贸易就是细算这些帐,因为每一个类别背后实际上都有成百上千号企业,而且这些企业都养着几百上千号人,“如果在某一个点上让了一点,那要涉及到多少人就业啊?”

除了替自己算,还得替对方算。9月5号,实际上欧洲进口商、零售商是积极地主张采取自由贸易的,是中方的同盟军,如果这次中方见死不救,实际上伤得最重的、损失最大的恰恰商业战线同盟军,“因此我们也采取了一些让步的办法、合作的办法,而且我觉得做生意还要显示出我们贸易大国的这种风度,这种气质,这种商业道德,和气生财,从长计议,中国是不吃亏的。”

薄还表示了对曼德尔森的理解,“他也特别仔细,因为他跟我达成了协议以后,还得经过25国批准,实际上他挨的骂要比我们多得多。”因为在欧盟,北欧主张自由贸易,南欧在纺织品鞋类问题上,则拼命抨击欧盟。

薄表示,此次谈判,从中央、国务院的整体部署,思路清晰,既需要和欧盟以及世界各大经济体在经济贸易上从长计议,遇到问题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同时又恪守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

“如此,中国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形象正在全球逐渐树立起来。”

赞助信息

您的观点至关重要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

Valueimpression: super cool 168

    © 2024  八阕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馈意见业务合作隐私政策使用条款  
其实,洋人很会捧杀??薄部长被对手称为“强硬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