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协会常务秘书长吴立强:“目前就是在我们本省现在就是说通过调研,豆油的,转基因豆油所占的市场比例已经达到80%,甚至以上。”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你这个转基因大豆油你没有,所以这对黑龙江的人对哈尔滨的人感到很震惊,我们黑龙江吃不到我们黑龙江的油,我们要吃进口大豆油。” 如何才能转危为安? 黑龙江是国内大豆主产区,也是非转基因大豆的传统市场。可是,现在黑龙江却成了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天下。处在食用油产业链上的国有粮库和非转基因大豆生产企业都各自捧着本难念的经。为什么具有传统优势的大豆产业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怎样才能让这条产业链顺畅地运转起来?我们继续来探求事情的究竟。 据了解,黑龙江省内豆农只认同1.85元/斤的收购价,而进口豆到港完税价格为1.55元/斤,比国储价格便宜0.30元/斤,每吨的价差达到了600 元。巨大的差价使得九三油脂在黑龙江一共有5家企业今年的生产一直不正常,而与本土企业的惨淡经营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沿海的3家企业今年的收益丰厚。 九三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宝龙:“由于沿海价格一直很低,这样我们在沿海的企业应该说遇到了历史以来在第一季度到现在,历史以来最好的一段时期,经营的非常好,利润也很丰厚,但是省内的这几家企业遇到了历史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压力很大。” 杨宝龙坦诚,鉴于大豆行情近年来的大起大落,企业走出黑龙江,在沿海地区加工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是企业在迫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杨宝龙:“由于黑龙江现在我们这些大豆没有进入国际市场,没有进入到国内市场,以及国储政策的出台,就逼迫着我们开始转型,我们把主要的产能和加工能力呢向沿海的几家企业进行转移,加入到了进口大豆,加工进口大豆的序列当中。” 一方面是沿海红红火火的大豆进口,一方面是怨声载道的东北大豆产区,中国的大豆市场正在经历着奇特的冰火两重天。一艘艘从太平洋上飘来的运粮船装载转基因大豆不断的停靠在天津、大连、广州等码头,这些进口的低价大豆不断地运送到这些沿海的加工厂,为中国人提供了大部分的食用油。 杨宝龙:“按照我们现在的进口的数量和每年实际大豆压榨的情况来看,我们每年食用油份额中90%以上的食用油,都是转基因大豆所做成的食用油,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之下,可以直接推断出我们国家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食用油的一个使用国家,消费国家,或者成了一个转基因食品的一个最大的实验基地。” 如果转基因大豆油继续在国内继续畅通无阻的话,非转基因大豆油行业的生存空间不容乐观。 杨宝龙:“我们国产的大豆没有进入到国内市场,没有参与加工这个环节,所以说这些非转基因的这些食品,非转基因的食用油可能会在市场的份额越来越少,最是直至它消失。”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油脂企业以外,有关专家担心国内的豆制品加工企业也将会出现问题。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专职副会长刘登高:“南方的豆制品加工企业所需要的大豆也不能满足了,这样他们最近不是大豆涨价嘛,就是豆制品加工企业没有原料了,因为原料进了国库了,所以他们就引起加工企业的恐慌,如果说这种恐慌再延续下去,我看也许会有个别企业用转基因大豆来加工产品。” 在不少专家的看来如何处理那些储存在粮库中的大豆,成为解决现在国产大豆问题的重中之重,北豆南运可暂时解决东北粮库的压力,可是完成这个过程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