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科教    
“龙芯”在政治以外的生与死:指令经济下的“中国Intel”
龙裔亚洲时报 |2006-03-09        
声明: 本消息或因风格和篇幅原因进行过编辑,但未经核实,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观点或建议。如有侵权,联系秒删。[ 使用条款 ]

赞助信息

亚洲时报宏思撰文/随着中国当局有意识地加速发展自主技术,中国科学院也在推动在各类伺服器上使用“龙芯”处理器,“龙芯”是中科脘在2002年开始研发的“自主技术”处理器,被视为是中国掌握微处理器这门电脑产业中最关键技术的重要一步。

根据中科院属下神州龙芯有限公司在3月9日的新闻稿,中科院计算所为要把中国自主开发的电脑中央处理器(CPU)植入到本土生产的高性能超级电脑上,中科院将采用正在研发中的多核CPU──龙芯三号,以制造更高性能的新一代超级伺服器曙光系列。

另一方面,“龙芯”也曾被指性能和表现尚未能达到国际水平,就连像北京市电子系统标项目这种原则上以国产硬件为首选的政府投标项目也未选用“龙芯”。

除了国内的质疑外,“龙芯”也面对美国第二大微处理器制造商超微半导体(AMD)的竞争。超微与中国信息产业部在2005年10月签订了转让技术协议,给部份国内媒体炒作为美国人以技术换市场,挤掉中国国产货的“阴谋”。

“龙芯”的设计和发展确然有很大的政府“指令经济”成份,在市场化方面若然不加把劲,未来一段日子仍不会是英特尔(Intel)或超微的对手。

事实上,自2002年初次推出“龙芯”系列处理器以来,中科院属下计算机研究所人员确实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先后推出过“龙芯”和“龙芯”二号处理器。中科院声称,他们的制品目前已经可以达到英特尔“奔腾3”(Pentium3)的运算速度和强度。

只不过,“龙芯”计划本身带有很强烈的政治色彩,甚至被列为“十一五”国家规划的一部份,在重要处理器层面上还可以通过国家指令属下机构使用,但在提供距一般用户的通用化处理器市场上和美国货相比差距还很远。甚至中国国内的科技媒介对此也提出疑问。

国内科技媒介之一的“IT时代周刊”就在其新闻网指出,2003年时北京市政府曾公开招标招购伺服器及其他电子产品。但是,由于招标要求处理器运行速度至少要有400Mhz,但“龙芯”却达不到要求,以致连国内政府的招标也未能获选中。即使是中国科学完自已生产的“曙光”伺服器,其4000A系列也使用了 AMD的微处理器。

另一方面,由于“龙芯”所采用的MIPS指令集,和英特尔处理器的X86内核不同,使其难以运行目前占了市场几近全部的微软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故此‘龙芯”机只能运行Linux操作系统及以Linux开发的软件。

由于这些限制,中国科学院称他们会走把“龙芯”用于嵌入式系统的市场,预载至家用电器或中下价电脑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国杰对“IT时代周刊”表示:“我们在保持性能的基础上,生产出百元左右CPU、千元以内的电脑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相信‘十一五’计划期间能够实现。借用配置有该款处理器的电脑,我们的目标是要让7、8亿农民都能使用上廉价PC,都能上网。”

只不过,这种设想未免仍然有很大的政府指令色彩。作为一个拥有数以亿万计低收入农民的国家,中国的农民无疑是一个很大的中下价电脑市场。然而,若没有一个真正由私企执行的装备机制,“龙芯”机仍然很易会变成只在特定的条件才会有市场的“指令”产品。

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中国科学院可以参考一下台湾威盛(VIA)收购原美国处理器制造商Cyrix的经验。

Cyrix本身在1988年成立,初时是一家为IBM系统发展具8086或80286计算速度处理器的小公司。其后,随着个人电脑渐渐普及,Cyrix的处理器速度也渐渐强化。不幸地,该公司在出售处理器予最早期的IBM规格电脑制造商如惠普(HP)及康柏(Compaq,现已与惠普合并)时不敌AMD,其后只能在中下价市场徘徊,直至1995年为台湾威盛收购为止。

通过收购Cyrix,威盛成为台湾第一家掌握整部电脑制程的OEM公司。不过,威盛的策略是整套的。通过收购Cyrix,威盛可以把所掌握的晶片及处理器制程技术,转移至属下的底板及晶片产品中。近年来,威盛甚至掌握了底板运算速度的前列位置。

当然,威盛是一家私人企业,而中国科学院则是国家级科研机构,两者各有本身独特的工作方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威盛通过收购处理器项目,而成功把技术转移至其他产品上,但“龙芯”项目在转移技术上则未见有大动作。”龙芯”会不会成为大白象,是一个连国内的科技界都不避讳讨论的问题。

除了本身方针外,“龙芯”也要应付来自超微的竞争。根据有关报导,超微和信息产业部所达成的协议包括把超微本身的x86处理器系列技术拿出来转移至北京大学微处理器开发及研究中心。超微中国首席执行官鲁毅智不讳言,这个协定是要“以技术换市场”,在中国打开X86架构的市场。

这项协定,撇除国内部份媒介喜好的以“美国人阴谋”论炒作,对“龙芯”的真正压力在于X86架构是全球大部份个人电脑的运作架构。若中科院为“自主”而 “自主”,不愿意去面对市场的考验,中国未来的电脑市场不难会出现官方及地方机关用“龙芯”,个人电脑继续运行X86的二元化局面。

现在正是中科院走到市场化临界点的关键时刻。就如何把“龙芯”市场化,中国科学院必需在近年内作出决定,包括是否把技术转移至本土生产商。资讯科技市场瞬息万变,任何反应都足以决定“龙芯”在政治以外的市场生死。

赞助信息

您的观点至关重要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

Google: super cool 200

    © 2025  八阕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馈意见业务合作隐私政策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