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斯坦福大学电机学位获得者、同济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中心主任林正浩教授简介 1977 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1984年获斯坦福大学电机硕士,在硅谷高科技公司从事集成电路开发及工程管理逾17年。具有芯片自定义、架构、逻辑、电路、版图的设计与验证以及投片、测试、可靠性与量产的全流程完整经历。擅长于设计队伍组建激励与管理,发展项目规划与执行,预算编制与控制,设计方法论定义以及计算机辅助工具流程设置。 有逾十年的芯片开发管理协调经验,设计流程上85%的层次亲手做过,其余也有指导经验。具体设计上,亲手设计过微处理机上除锁相环外的每一个单元。 林正浩所创的设计方法体系在质量上能达到英特尔设计规范标准但效率为其两倍以上。如MIPSR4500是以一支全无经验、一切从零开始的16人设计队伍,自架构开始,历经逻辑、电路、版图的设计与验证等阶段,芯片上所有的单元、器件90%自行设计(除索尼已有的锁相环输出入压焊点与控制模块用的标准单元外),在15个月里完成的微处理机。以在1997年已不算先进的0.4微米工艺投片取得了180兆赫高频(索尼不要求高频,当时奔腾是 233兆赫),1瓦低功耗,同级产品中成本最低的成绩。不作任何个性修改,以今天的0.18微米工艺投片,应能获约800兆赫、1瓦功耗的微处理器。这种规模的芯片英特尔过去需30人设计,在分工过细的今天则需要50人了。这充分说明了此一设计方法体系的威力。 及至今日,所有的微处理器,不管是CISC或RISC架构,都是二自由度器件。它们的程序流只有顺序执行或者转移两种流向。在处理复杂的多任务程序只能依赖软件进行费时费力的关联切换,在运行现代操作系统,处理网络信息时已显力不从心。提高时钟频率又已达到功耗极限。英特尔从奔腾3到奔腾4成本增加很多而性能提高甚少就是写照。 林正浩发明的三自由度微处理器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在路由器应用上,1颗新微处理器足以代替16颗传统的MIPS微处理器。这是划时代发明,是真正21世纪的微处理器架构。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