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观点    
不要迷恋他 他已成传说
南方日报 |2010-04-08        
声明: 本消息或因风格和篇幅原因进行过编辑,但未经核实,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观点或建议。如有侵权,联系秒删。[ 使用条款 ]

赞助信息

近日,韩寒入选美国《时代》周刊100位“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评选惹争议,成为颇受关注的文化新闻。据说这个榜单中,赫然出现美国总统奥巴马、 IT业大亨比尔・盖茨、中共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等名字。在最新的网络票选排名榜上,韩寒上升到第7名的位置,据称高过美国总统奥巴马,排在第一位的仍是女星LadyGaga。

昨天凌晨,韩寒在博客上发表了题为《散文一篇》的文章,发表对入选的感受:“当《时代》周刊弄一个人物榜的评选的时候,能够让全世界其他国家都起波澜,我多么渴望中国也有类似的一个新闻媒体,当其评选人物的时候,在全世界也引起关注。”说到“影响力”,韩寒认为自己只是一介书生,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

“我不在江湖,江湖中却有我的传说。”如今的韩寒,越来越像自己早年的这句夸口。一个已不怎么写小说的人,靠写博客、赛车、出唱片、上电视节目、办文学杂志,混迹在娱乐杂志封面、明星绯闻头条之间,又能戴上一顶“文化人”的帽子不掉,博客浏览总数保持着3亿的超高纪录,的确称得上“影响力”的神话。

先来看看网友们给韩寒的头衔,“最有争议的80后知识分子”、“中国最有文化的司机”、“全世界点击率最高的博客主人”……有这样一个诙谐的比喻:只用了10年,韩寒从一个辍学高中生,成长为中国写作和赛车两个领域里最顶尖级的“选手”之一,其成长的疯狂程度,不亚于过去10年中国房价的飙升速度。

其实我以为,最急速的变化,莫过于人们对韩寒看法的转变。从最早的韩白之争,韩寒的矛头由文学开始,到骂作协该解散、“余秋雨不配当大师”,再到评价谷歌退出中国,韩寒从一开始被视作“信口雌黄”的轻浮小儿,渐渐被一些人视为网络上的“意见领袖”。10年来,这个人几乎无所不骂,虽不一定每次都胜利,但几乎都留下痕迹。

是谁将韩寒从一个“红口白牙的轻浮小儿”,塑造为网络一呼百应的“意见领袖”?他言辞狂妄,骂过不止一个偶像。韩寒说,“巴金和茅盾的文笔很差”,引发人们对中国现代文学价值的重新反思;韩寒2006年就说,“余秋雨、陈凯歌、陈逸飞都不配当大师”,因为3位前辈缺乏人格魅力,不坦诚,精明狡猾,余秋雨偏偏后来就遭遇了“大师危机”……或多或少因为韩寒,人们学会怀疑和逆向思维,在一些习惯性的崇拜中发现这样或者那样的瑕疵。

无比喧哗的大众媒体时代,韩寒的成功不无道理。美国的《时代》周刊认为,韩寒善于使用媒体,在媒体上表现幽默和机智。这让我想起余华曾说的一句话:“伟大的短篇小说犹如锋利的刀片,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抚摸刀刃的过程。”言外之意就是,好的文章读过之后可能忘了具体情节,却发现自己在情感上留下了划痕。如果你也认为韩寒的一些话有道理,那是因为他最好地掌握了这门“刀刃”的艺术:韩寒说出了一些大实话,说得不那么浅白,刚刚好足够刺耳。

有前辈看好韩寒,“再写几年他就是另一个鲁迅”(梁文道语)。有同辈欣赏韩寒,说他“就像《皇帝的新装》里的小男孩,他激进的态度是不想让人们自满”(张悦然语)。有后辈崇拜韩寒,年轻网友们奉他是网络时代真正的“意见领袖”和“公民”,他博客里评说各种公共事件,被认为给大脑日渐麻木的网友们提供了现成的“营养”。总而言之,韩寒成功地在这个纷繁喧闹的大众媒体泛娱乐化时代将自己塑造成偶像,他善于运用博客文字,犀利明白地表达看法,恰到好处地挑起争端;他又善于使用媒体,将许多骂人的话笑着说出口,保持在亦庄亦邪的风格之内。

其实,韩寒入选“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这事儿,像他曾经许多次大放厥词那样,完全可以视作是一次表演。它仅有的标志性意义就在于,“韩寒式”表演已然宣告被网络时代的大多数人认可和接纳。在这样一个媒体泛娱乐化的时代,韩寒对如何走红熟稔于心,他无须被迷恋,也不需要被加封。

  • 学者观点

    王晓渔:韩寒更像弱势群体而不是领袖

    韩寒是否入选没有多大意义,入选了对他也没有什么影响。当然韩寒也不会去在意这个,如果在意了他也就不会是一个有影响力的人了。

    我从来不会把韩寒和鲁迅并列,两者区别太大,批判性上有一点相似,但是写作风格完全不同,观点有很大不同。我个人认可鲁迅的小说和散文,但并不太喜欢他的杂文。相反,韩寒的杂文、博客上的文章我觉得写得挺好的。

    韩寒成为意见领袖已经毋庸置疑,但是我对意见领袖这个词不太认可,真正有意见的不一定非得是领袖。韩寒的价值就在于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意见。某种角度上看,韩寒更接近于弱势群体,是普通公民,但并不是领袖。

    张柠:韩寒不一定要成为鲁迅

    韩寒的入选理由很业余,他在中国的影响力很大,在国外的影响力就不知道了。他的影响力在于他的博客,点击率甚至都超过了一些大的网站。他不是演员明星,他的走红在于他的说话风格。他谈论的是常识问题,所有人想表达但都不敢说出来的常识。谈论学术没有风险,谈论常识是最危险的。

    不能将韩寒跟鲁迅相比,这跟深沉、悲剧感都没有任何关系。韩寒关键是没有一个可以作为标本的文学作品,像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是一个标杆,但是韩寒就没有文学范式。韩寒有些胆量,也有一些才华,他的思维、语言的速度在同龄人中可以说无人能及,但是他的小说不行,作品不能形成一个整体。鲁迅的散文、小说、杂文这一系列就形成一个艺术性世界。

    韩寒毫无疑问是一个意见领袖。鲁迅是意见领袖,也是一个前卫先锋的小说家。韩寒不一定要成为鲁迅,成为韩寒就够了。鲁迅50多岁就患肺病去世了,韩寒是赛车手,身体肯定就很好。我不赞同韩寒是一个弱势群体,从语言上讲他是强势的。

  • 赞助信息

    您的观点至关重要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

    Google: super cool 200

        © 2025  八阕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馈意见业务合作隐私政策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