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2004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9%,高等教育规模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是指高校在校生总数与相应年龄段(18~22岁)人口的比例,表明了一个国家提供高等教育机会的综合水平。2000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每年平均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从2000年的11%增至今年的19%。
19%的背后,是成倍增长的高校在校生。统计显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共录取新生420万人,比上年增加近40万。截至目前,全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超过2000万。
在快速发展、规模倍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何以支撑世界之最?
学界研究表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从世界范围看,人均GNP水平和高等教育毛入率正相关。1995年,已经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毛入学率高于15%)的国家有68个,毛入学率超过35%的国家有29个,超过50%的国家有7个。这些“大众化”国家,人均GNP平均为10445美元;毛入学率35%以上的国家,平均为17104美元;毛入率15%以下的国家,平均为 1389美元。(张力《不同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比较》,《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月1月)。毫无疑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需要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基础。我国目前仍处于人均GNP低于10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水平,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过快,有可能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实际上,我们目前面临的公共教育支出GNP比例较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人均教育费用负担过重等现实状况,都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
高等教育的发展,在追求量的同时,必须有质的保障。世界上诸多知名学府,都不是以规模取胜的“大学”。
爱因斯坦和纳什供职过的普林斯顿大学,仅有6500名学生,学科门类并不齐全,算不得综合性大学,却培养出两位美国总统、24位诺贝尔获奖者。6500名学生中,有4600名本科生,远不是国内大学“研究生人数将逐步赶上并超过本科生”的办学思路。教授(而非教师)同学生的比为1∶5.6,而且学校明文规定,教授必须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目前的在职教授中,有8位诺贝尔获奖者。
我们的大学,却是截然不同的情形。
以我曾经就读的某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设硕士点之初,每年招生不过三五人,2004年猛增至127人,相当于前20年毕业研究生总数的1.6倍。有资格带研究生的导师与在校研究生人数比约为1∶10。这一比例,相比其他高校而言,并不算高。
再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该校现有专职教师1300人,在校本科生、研究生1.86万余人。师生比约为1∶16(假定所有的教授都给本科生上课)。该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16∶1,另外还有1万多名成人教育本专科生,以及近3万名网络教育在册生(数据来自该校官方网站)。
这还是两所位居全国高校排行榜前10位的重点院校,其他学校的情况,亦可见一斑。
迅速扩大的招生规模,不仅使师资力量面临压力,也给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后勤服务等带来困难。这很可能导致师资力量减弱、办学条件降低、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不可能在短期内增建大量高校,因此目前高教规模的提升,主要依靠现有各高校扩招。种种原因之下(其中也包括利益驱使),扩大招生,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
今年5月,因基本办学条件未达标而被教育部“黄牌警告”的北京工商大学,声称坚持原有招生计划,其3210人的招生数,甚至高于2005年的毕业生数。
大学何以为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乃谓有大师之谓也”!
除去物质基础,高校的软环境也难以支撑起这世界之最。严谨之学风、求实之精神,这些大学应有的内涵都还严重缺失。
考试作弊成风,毕业论文剽窃抄袭敷衍了事(以至于导师们不得不呼吁取消硕士生毕业论文),校园内违规违纪甚至刑事案件发生率增多―――如果说,这些都还是摆在“面子”上的问题,那么,院士剽窃事件,北航的招生舞弊,南师大的停课陪舞,复旦大学的院长嫖娼,这一系列丑闻,都足以说明,“大学”的品德根基都还需要培养,教学风气还需要哺育。
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在校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了,过不了几年,中国拥有博士生头衔的人数也将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离真正的世界一流教育,我们还差得很远。对此,教育界业内外的人士都要有清醒的认识。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