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象现在空军高层中已有知己知彼在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应该拥有何种类型飞机与对手打交道的人,采购苏-27、苏-30没错,但错的是花了那么多美金,得到的是为救活低文化水平的飞行员而降低该飞机应有特性。当年李鸿章花大批银子买的铁甲舰,但其主炮只能沿舰船轴线方向开炮而侧向火力很弱,近了打不了敌舰,等跑远了才能开后主炮。要不是后来叫停,重新修改采购该二种飞机的技术特性,那又是赔银子赚吆喝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看来没文化敢花钱的高官还不少。
最近国内有报纸披露中国的歼-13A,要让沈飞公司设计制造。呵,一个抄袭了米格-15~19达50年的设计院和制造公司仍没新的创意,还要造第四代战斗轰炸机?50年了制造的飞机发动机寿命只有1000小时。究其设计理念和制造水平的沈飞公司远远赶不上“敢做拼盘”的成都飞机制造公司,这需要相当技术实力,当我看到他们制造的枭龙FC-1的图片时非常激动。虽然它以F -4E为蓝本以幻影-2000为气动布局又参考了旋风战斗机前导流翼襟,但庆幸中国设计制造飞机的理念与水平已有跨越提高,而不是像沈飞公司只会一味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沈飞公司不会是学当年的“一汽”它抄了40年苏联嘎斯车与10年的“二汽”东风卡车,上世纪90年代末已濒临破产,放在仓库里库存积压的“破烂”卖不出。后来凭疏通关系获得国家大批贷款搞了一汽大众轿车,又牛起来了。直到现在除了照抄大众车型,哪有什么吸收、消化、创新和自有知识产权?这样的公司再大再有钱只要上国外市场肯定赔得底掉。
苏俄的战斗机设计理念在阿以四次中东战争中得到的实践,米格飞机早应该画上时代的句号。只有苏霍夫局战斗机设计理念还能跟上国际战斗机飞机设计潮流。也就是从苏-27开始,美苏战斗飞机有一拼。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先进的飞机设计理念架不住与基础产业茅盾太深,合金材料制造,精加工手段,装配精度、管理水平,远远不能满足飞机设计师的材料使用及加工装配精度要求。这种低效率是国家的通病。所以矢量推力喷管寿命只有20小时,发动风扇叶片120小时就出现疲劳应力裂纹或发生断裂,可以想象一个刚从娘胎里出来新生儿,“身子骨”就带着先天的遗传疾病,他能到时挑起抗敌的大梁吗?就像我们有一大帮吹牛家说:什么我们都能做,不管是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中游的,太空转的,无所不能。可就是寿命太短。如果没有一个好身子板儿,就是长着千里眼,手拿金箍棒,倒是想玩儿也玩儿不动啊!中看不中用的东西。
想当年苏俄米格-25在当时突破音速M=2.5让全世界目瞪口呆,老美自叹不如。因为要突破音速M=2.5;意味着飞机外壳合金材料达到钛合金才能使飞机飞行安全。但是更让全世界吃惊是米格-25飞到日本涵馆机场,突破音速M=2.5是低碳钢板米格-25。苏俄的战斗机设计理念从此可见一斑,我们战斗机设计理念只要有这点精神,就达到钱学森的设计理念了。
还有,把无人驾驶飞机送到以色列去升级,引起老美向“哥儿们”施压;能不能做的漂亮点?少给别人找点麻烦?硬件软件升级在国内做不了?还是有生意在里面。真够面的!在对国人保密方面做得挺好,怎一到外面就栽在老美脚下,是喝多了假酒吧?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