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文史    
周总理教我搞外交,讽刺和挖苦绝不是我们的外交
钝角网 |2023-01-10        
声明: 本消息或因风格和篇幅原因进行过编辑,但未经核实,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观点或建议。如有侵权,联系秒删。[ 使用条款 ]

赞助信息

你搞了这些年外交工作,还不晓得求同存异?弄得人家无话可说,就算你胜利了?鲁迅讲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引申一下,讽刺和挖苦绝不是我们的外交。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周恩来总理与熊向晖

熊向晖,原名熊汇荃,安徽省凤阳县人,1919年4月12日出生于山东掖县(今莱州),2005年9月9日病逝于北京。熊向晖从事外交工作长达三十多年,历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驻英国代办、首次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代表、驻墨西哥首任大使、中央调查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一直是周恩来总理的重要助手。

本文系“钝角网”选编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一书,标题为编者所拟。

不能抽象地讲警惕,给自己制造紧张

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期间,我奉派以新闻联络官的名义,负责中国代表团新闻办公室的工作,主要任务是协助发言人组织新闻发布会,接待来访记者。

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时,台湾国民党“中央社”驻巴黎记者王家松要求参加,被我拒绝了。事后我报告总理,并建议同“新闻之家”交涉,追回王家松的记者证。

周总理问我:为什么?

我说:“中央社”是台湾的官方机构,要警惕他在这里制造“两个中国”的假象。

总理蹙了蹙眉头说:

不能抽象地讲警惕,警惕要有事实根据,没有事实根据的警惕是主观主义,就会变成自己制造紧张,给工作造成损失。

蒋介石的基本政策,也是坚持一个中国,但他所坚持的是只有一个“中华民国”。美国顽固支持蒋介石,一直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现在怎么样?瑞士早就同我们建交,杜勒斯不得不同我们一起开会,这里哪有“两个中国”的影子?来了一个中央社记者,怎么就会造成“两个中国”的假象?你应该了解蒋介石的为人。他对这次会议很不安,美国当然会向他通气,但他信不过。他派个记者来,显然是为了便于进行现场观察,观察我们,也观察美国。让他了解一些第一手的真实情况,这对我们有什么不好?你把人家拒之门外,这于情理不合。你还准备让“新闻之家”收回他的记者证,你有什么理由?你能说他是国民党的官方代表?要是这样说,岂不是反而给人造成“两个中国”的假象?

我说:总理批评得对,是我想错了。我不经请示,就把人家拒之门外,这是组织性纪律性的错误。

总理说:我是从政治角度提醒你,没有说组织性纪律性的错误。当然,组织性纪律性是重要的,但不是事事都要请示,那叫不负责任。重大的、没有先例的问题应当事先请示,有时来不及请示,就需要当机立断,但要断得正确。要做到这一点,不只靠水平和经验,关键在于事前进行周密的考虑和认真的准备。代表团在北京集中以后,我要大家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一一提出对策,经过讨论批准作成预案。有了这种准备,我们就比较主动。当然,不可能事事都预料到,那不是唯物主义。应当并且可能预料到的事而没有预料到,就是失职。你也做了预案,但你没有设想国民党的记者到日内瓦来,你没有想到,我也没有想到,所以我也有责任。现在不是追究责任,工作中难免有失误。

有了失误就追究责任,会弄得人人自危,不利于工作。但是,有了失误就要认真吸取教训。

我要在碰头会上讲这件事,要大家都吸取教训。首先是联系这几天的实践,检查有没有偏差,进一步设想还可能出现什么新的情况和问题,拟出对策,这样,继续战斗就更有把握。

我说:我就召集新闻办公室的同志开会,按照总理的指示,进行检查和讨论。

总理说:你们开会,再增加一个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反对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活动,这是必要的。现在看来,对这个问题缺少具体分析。你们先研究一下,区分几种情况,分别提出处理办法,写出来送给我。

总理还关照我,在我们的记者中找一位便于同王家松接触的同志,向他作些解释,告诉他今后如愿参加我们的新闻发布会,我们欢迎,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酌情帮助。但

要注意,同他接触,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不能过头,要顾及他的处境,不要使他为难,更不能让他丢掉饭碗。

对外宣传的重点在于宣传什么,怎么宣传

1954年,日内瓦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中、苏、美、英、法都派代表团参加,引起广泛注意。在“新闻之家”登记的记者近千名,这在当时是破纪录的。周总理规定,除新闻发布会外,外国记者同中国代表团接触,一律通过新闻办公室。

总理对接待外国记者的工作,作了五条原则指示:

赞助信息

您的观点至关重要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

Pixfuture: super cool 200

    © 2024  八阕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馈意见隐私政策使用条款  
周总理教我搞外交,讽刺和挖苦绝不是我们的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