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海韜/6月13日下午,韓國海軍第二艘1800吨級潛艇“鄭地”號,在蔚山現代重工集團舉行了隆重的下水儀式。韓軍方表示,該潛艇將与KDX-II型“宙斯盾”驅逐艦一起,构成韓國邁向“藍水海軍”的核心戰斗力,“以抗衡日益擴張的日本海上力量”。 目前,韓國海軍共擁有9艘1300吨級的德制209型潛艇,此次下水的1800吨級潛艇,是韓國建造的第二艘214型潛艇,在技術性能上將比209型潛艇更為先進。根据韓國海軍的“KSS”系潛艇發展規划,1800吨級的214型潛艇(KSS-2)將建造9艘,并与已經服役的9艘209型潛艇一起,构成韓國海軍的水下打擊力量。 而隨着韓日“獨島”(日本稱“竹島”)主權爭端的日益激化,投入3.7万億韓元(約合37億美元)獨立開發3艘3500吨級重型潛艇的“KSS-3”潛艇建造計划也已經進入審查階段。韓國海軍最終希望在2020年前擁有25~30艘高性能潛艇組成的“潛艇艦隊”,從而最大限度地抵消日本潛艇在朝鮮半島周邊海域已經形成的局部优勢。 与此同時,日本潛艇部隊的擴充計划也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目前,日本海上自衛隊共擁有16艘現役潛艇。從2005年開始,部分潛艇開始加裝瑞典考庫姆公司的“斯特林”AIP系。海上自衛隊邃將在未來几年内完成“親潮”級替換“夕潮”級的工作,其潛艇數量將迅速升至20艘左右。 同時,日本海上自衛隊從2007年度開始研發“下一代高科技潛艇”,該新型潛艇的吨位在3000~4000吨左右,裝備新一代魚雷、潛射導彈和聲納系,將具備更强的近、遠海綜合作戰能力,預定2016年加入自衛隊序列。相比之下,儘管韓國對其潛艇技術和裝備的發展充滿信心,但是仍然与日本存在明顰的差距。 從吨位上看,日本現役的三型潛艇排水量分别達到了2250吨(“夕潮”級)、2750吨(“春潮”級)和3000吨(“親潮”級),而韓國的現役209型潛艇排水量僅為1300吨,与日本不在一個級别上。 從組織結构上看,總數僅16艘的日本潛艇部隊却設立了第1、第2兩個潛艇隊群、6個分潛艇隊以及吴港、横鬚賀2個潛艇基地隊,另外邃有1個潛艇教育訓練隊和1個潛艇練習隊,呈現出大框架、小數量的特點。并且每一艘日本現役潛艇都已經配備了2~3組的艇員,這种結构可以在短時間内迅速實現其潛艇部隊的擴張。 而韓國海軍這邊,第9潛艇戰團則是目前韓國唯一的潛艇部隊,所謂的“潛艇作戰司令部”實際上邃在籌備之中。此外,日本已經擁有了成熟的潛艇設計和建造能力,主要設備都為國產,而韓國潛艇不僅設計完全依賴國外,与日本相比,韓國的艇載武器和電子設備等的配套能力也幾乎是空白。 雖然能力稍弱,但韓國海軍其實早已突破了“黄水”思維,而向“藍水”海軍邁進,其戰略立足點也已經超越“第一島鏈”,而是將目標定位在朝鮮半島統一后的西太平洋海域主導權上。 拼命擴充水下艦隊的日本,則更多地將目光投向了~shit海峽及中日韓共同依賴的中東石油航綫。即使韓國再如何强調日本威脅,韓國潛艇部隊在日本眼中始“小弟弟”,日本的真正戰略意圖早已着眼于中國和俄羅斯。重現二戰時期大規模潛艇部隊的輝煌,已經成了日本防衛省一些官員的既定目標。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