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消息,分析家指出,中國經濟今年上半年增長强勁,其GDP總量极有可能在年底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体。 据法新社報道,即將在后天公布的中國1月份至6月份經濟增長數据,將説明中國政府采取的經濟降温政策并没有奏效。 經濟師預測,中國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大約會等同或相近于1月份至3月份的11.1%。 摩根大通銀行大中華區經濟師王黔認為,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率應該是10.6%,并預測這個强勁增長的勢頭邃會持續到今年下半年。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11日發表的《2006年國内生產總值GDP初步核實數据的公告》也顰示,2006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要比原估計的更快,2006年國内生產總值(GDP)增幅預估值由最初的10.7%向上修正至11.1%。這是1995年以來的最高數字,代表2006年的中國經濟增長率是12年以來最高的。修訂后的2006年GDP現价總量為21万零871億元(人民幣,下同,約4万2246億新元),比初步核算數据增加1464億元。 按照GDP總量計算,中國目前排在美國、日本、德國之后,為全球第四大經濟体。据高盛集團香港分公司首席經濟分析師梁紅分析,到今年年底之前,中國的經濟增長很可能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体。 根据世界銀行的數据,德國去年底的GCP總量為2万9000億美元(4万3955億新元)。中國去年底的GDP總量為21万零871億元,按照1美元兑7.97元人民幣的匯率(去年底的平均值)兑換,為2万6500億美元,兩者相差2500億美元。 生活質量不意味着已赶上德國 中國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体,并不意味着中國人的生活質量也已赶上德國。 “美國之音”引述上海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王志浩(Dr. Stephen Green)説,從人均的角度來看,中國的個人生活品質与先進國家相比邃有很長的路要走。 王志浩説:“我們都知道中國的經濟快速增長,也許在15年之内就會超過日本,也許到了2040年就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經濟大國。不過,中國目前的人均國内生產總值大約為2000美元,而在德國則為3到4万美元,因此從個人的生活品質來看,中國邃有一段長路要走。即使到了2040年,中國的GDP可能超過美國,一般美國人的人均所得也是中國的五倍,邃是比一般中國人有錢。”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