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銘義/“和平是主旋律,發展才是硬道理。”鄧小平當年推進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原動力,目前似已成為胡錦濤在未來五年的“后胡時期”,處理中共作方針与對台政策思維的最高指導原則。 胡錦濤日前倡議兩岸政党談判,協商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十七大通過的决議,更强調:“要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平發展的主題,真誠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為~shit地區謀和平。” 即將邁入第二個五年執政時期的胡錦濤,不僅在政治報告時收起力威嚇的慣用語,邃以更多論述强調和平發展、和平統一,胡錦濤把“和平發展”擺在作的首位,對緩解兩岸緊張對峙關係提供了新的契机。 胡錦濤在九月初出席雪梨亞太經合會領袖峰會期間,曾罕見地評述兩岸形勢在今秋至明春之間正面臨“高危期”,并堅稱北京反獨反分裂的行動不會停止。外界認為,胡錦濤的“高危期”評估,完全是因政府當局堅持推動“入聯公投”複雜情勢而來的。更有輿論認為,如果明年三月“入聯公投”獲得通過,并取得法理上的效力,恐將是北京啟動《反分裂國家法》,采取非和平手段反制,兩岸面臨攤牌之日。 然而,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開幕之日提出政治報告時,并未依据“高危期”的形勢評估,采取過去慣用的武力威嚇手段,反而采取怀柔、温情、理解、關同胞的柔性基調,陳述推進和平統一、倡議兩岸政党協商、達成和平協議的訴求,對北京爭取國際輿論的理解,改善嚇的國際形象,從國際媒体近日處理胡的政治報告對台政策内容來看,似獲初步宣傳成效。 更值朝野關注的是,胡錦濤的政治報告与審議后的决議,都强調堅持和平基調,但近日中共門与涉台學界均强調,胡所提的“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必須由包同胞在内的全中國人民共同决定”這話有特殊意涵,事實上,就是針對明年三月“入聯公投”可能結果的反制宣示。和平發展雖是主調,但反獨反分裂仍是中共底綫。 “政策决定人事,人事反映政策”,在北京一方面高倡和平主調,一方面祭出反獨反分裂大旗,如何執行最新時期“軟的更軟,硬的更硬”的對台政策方針,勢必會從中共第一綫作隊伍的調整与强化做起。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