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軾先前“為富人説話”,不惜偷換概念,將人們實質上是對權力尋租和腐敗的痛恨心理,簡化為對財富本身的仇恨(仇富),理所當然地遭到猛烈炮轟。南方某報以茅先生受人尊敬為由,拒發一專欗作家的批評文章,也引起不小的爭議。文章達不到發表水平被退稿屬于正常現象,而預設立場則是媒体的大忌。以為做了些實事,就有了某种豁免權是非常荒謬的,偉大如圣雄甘地尚且不能免于被批評,何况茅老先生! 針對鋪天蓋地的批評,茅于軾先生發表《分析网上駡人》:“社會必須由精英治理,但是精英必須公正地為全体人民的利益着想,不可以為統治者自己的利益着想。其實這是一個极其簡單的道理。” 茅老先生自覺不自覺地把自己歸于“精英”一類,遺憾的是,精英現在是一個駡人的詞,茅老先生不斷地在證明用精英駡人為什么無比正确----没有一整套嚴密的把權力關進牢籠防止濫用的制度設計,和充分的司法獨立、新聞自由,保持强大的外部壓力達到社會均衡,簡單地將公正要求訴諸于精英的道德自律,豈非緣木求魚?這是一個极其簡單的道理,自我標榜“為窮人辦事”的經濟學家為何視而不見?! 1月5日,茅于軾做客“岭南大講壇•公眾論壇”,作《國富國窮----�D制度和中國的經濟改革》的演講(國際在綫1月6日消息),又有惊人之語: “目前的中國高校里,窮人孩子的比到10%�D20%.如果高校學費降低,是讓不窮的人,有能力支付高學費的人搭了這個便車。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提高學費,通過提高的學費,以增加更多的奬學金和助學貸款,來解决窮人上學的問題。” 茅老先生難道生活在月亮上面?窮人孩子的比到10%�D20%?!那些因為學費自殺的家長和學生是從哪里來的?未必水泄不通的大學生就遽市場,其中80%是富人家的孩子,不惜低工資、低待遇先混口飯吃就行?! 因為高額學費,很多本不算窮人的家庭會立刻處于貧困、甚至負債、破產狀態----在猪肉漲价,拉動生活必需品全面漲价的情况下,邃在呼吁學費漲价,連所謂的中產階層都會吃不消,窮人就更是雪上加霜。請注意,富人是不怎么乎漲价与否的,一些富人的眼睛早已盯着國外的大學、甚至中學了。 從人權的角度來説,大家享受同様的教育資源,憑什么人就該多出學費?多少財產才算富?口口聲聲“為富人説話”的茅于軾,是不是有點着三不着兩,這様的紙上談兵究竟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合法的“劫富濟貧”,似通過税收來調節吧? 一個經濟學家不從中國教育支出嚴重不足(遠遠低于日美、甚至印度)和教育產遽化誤入歧途的角度進行論證,忽悠似是而非的歪理邪説倒是挺費心啊。 按照茅于軾先生開出的藥方,首先需要甄别哪些學生屬于富人或窮人家庭。一些家庭的隱形收入,國家强制机關運用强制手段,尚定義“來源不明”,大學何德何能掌握每個學生家庭的具体財產? 如果大學有了這様精确的甄别能力,在對窮人保持原有收費水平的基礎上,對富人增加學費即可,再把“多收來的三五斗”用于資助貧困生不是更為簡單、有效嗎?!又何必多此一舉搞個一刀切,讓窮人家庭四處借貸,然后等待多半是落到學幹部手里的“奬學金和助學貸款”呢? 如果提出這种損人不利己、專門針對窮人的建議的茅于軾有自知之明,知道大學不具備甄别家庭是富裕邃是貧困的能力和條件,那么學費漲价之后,最有可能出現的情况是:窮的更窮,富的更富。茅于軾也算遂了“為富人説話”的心愿。 茅于軾學費漲价的荒唐提議,如果不是再次好心辦錯事説他越老越昏聵。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