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中國    
雪灾成新型國難,政府救援方式亟待改進
太陽報 |2008-01-29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從近几十年的歷史看,逢八的年份對于中華民族都不是一個好年景。一九八八年爆發全國性的通脹,一九九八年爆發金融危机并發生大面積的洪灾,二○○八年一開年就遇到前所未有的雪灾,而且通脹愈演愈烈,社會矛盾愈趨尖鋭。

据内地民政部的消息,截至本月二十八日十四時,雨雪天气已造成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湖北、廣西、重廈、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等十四個省份的七千七百八十六万人受灾。此外,本次雨雪灾害邃造成了農作物受灾面積四百二十二万公頃、倒塌房屋十万多間,因灾直接經濟損失二百二十多億元人民幣,凍死街頭的不在少數。由于天气持續惡化,灾情仍在繼續發展,最關鍵的是,民心在天灾与物价的雙重炙烤下,逐漸失去耐心,治安問題開始突出,廣州火車站受困的人群開始在光天化日下大小便,如果一旦出現過激行動,后果不堪設想。

這是一場全新的灾難複雜程度超過了九八年的抗洪和一般性的自然灾害,因為它束縛了救灾的机動能力。抗洪邃能調動百万大軍,而現在飛机却不能起飛前去救援,鐵路中斷、電力中斷、供水中斷,全綫告急。從國際形象而言,美國二○○五年颶風“卡特里娜”重創美國南部諸州對美國國際形象的衝擊,應引起北京反思。

救援方式亟待改進

當局已經開始動員起來,但在救援方式、組織形式上仍有不少亟待改進的地方。其實,如果遇到類似的情况,西方國家早已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全方位進行動員,這不僅有利于資源的調配,人員的安排,更有利于人心的安定。説白了,當前最大的問題不是天灾,而是人心,由于時近春節,有家不能回,加上物价上升,導致人心浮動。所以,安定人心,安撫情緒,成為當局最嚴峻的考驗,而實施緊急狀態后,等于給受灾群眾吃下定心丸;各級官員也會振奮精神,不敢玩忽職守;一些利益集團也不敢利用天灾大發其財,甚至向中央逼宫。

這次天灾也暴露出中國体制的脆弱性。中國近年雖然國力增長,連上天登月都近在咫尺,看似無所不能,但没想到一場暴風雪就導致全國性的鐵路和供電癱瘓。中國表面看上去好像鋼鐵那么硬,但實際却很脆弱,輕輕一敲,這塊鋼就四分五裂了。体制缺乏彈性,因此在應急能力往往滯后,而且社會經受不起特别大的折騰,一場天灾,一場疾病,就讓執政當局膽戰心惊,生怕民眾走上街頭。

近年來,各种非傳統安全問題對中國的考驗愈來愈大,比如沙士、禽流感、暴風雪,但當局却未能吃一塹長一智,各种所謂的應急預案都是紙上談兵,臨到關鍵時,邃是臨急抱佛脚。

暴風雪終究會過去,但是体制的弱點却可能是中國發展的制約性隱憂。如果當局能够把握時机,讓全社會聚焦這個問題并努力解决,對中國的長遠發展來説,未嘗不是因禍得福。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Google: super cool 200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