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季,中國南方地區遭遇數十年未遇的雪灾。春節期間的這場大雪引起公路鐵路運輸堵塞,廣州等大城市紛紛出現數十万回郷過年的農民工擁擠在火車站的景象。農民工群体以及他們的權益問題再次成為中國媒体關注焦點,而一些海内外中國學者更是由此提出了更為深層的話題,城郷户籍二元制,也就是所謂的城市户口和農遽户口問題。學者們呼吁盡快取消這一制度,以實現城郷平等。 中國南方雪灾情况稍有緩解,各方都紛紛就這場大雪及其引發的諸多問題進行反思。而其中,由農民工回郷過年所引起的關于城郷户籍制度的討論也成為了一個重要議題。2月14日,數十名海内外中國學者聯名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代表發出公開信,要求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户籍登記條例",并進而廢除城郷户籍二元制,讓農民"公民化"。公開信的聯名籤署人之一,北京法律工作者滕彪表示,中國每年春節期間都出現的農民工"回郷潮"和"返城潮",其根本原因在于進城務工的農民没有城市公民地位,無法在城市安家落户,從而造成春節期間集中回郷的春運問題。取消城郷户籍二元制,雖然不一定會徹底解决春運問題,但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取消了城鎮和農村的二元制户籍后,仍然會有農民工在春節或者假期的時候返郷,但絶對不會像今天這様有几億人要面臨過年回家的問題。如果没有城市和農村的户籍制,那就意味着到城市里居住工作的農民享有和城市居民完全同様的社會福利教育等等,這様的話農民會把自己的家安在城市,這是正常的城市化的一部份。農民變成城市的一部份,這様春節就不需要回家,絶大多數的問題是可以解决的。要解决春運瓶頸的問題,這是最徹底的辦法。"
要求廢除城郷户籍二元制的公開信籤署者認為,取消這一制度的根本目的邃不僅僅在解决春運問題,而要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制度所造成的城郷不平等現象。所帶的的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處于計划經濟模式的需要,中國把户籍分為城鎮户籍和農村户籍,城郷二元制得以确立,而農村和城市公民的權益也出現了极大差距。按照中國法律規定,農村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是城市人大代表的四倍,也就是説,農村居民的選舉城市居民的四分之一。而在与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福利,住房教育等方面,衹有農村户口的農民工更是處于不利地位。北京律師李柏光表示,中國政府在這方面也确實做出了一些努力,比如教育部就是各個部委中動作比較快的一個。 "城郷二元户籍制度不廢除,很多民工在北京打工,他們的子弟在北京上學,就受到很多不平等待遇,要收贊助費等等各种費用,造成巨大的不平等。教育部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出~shit章,以后農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子弟就讀學校不看户口,而是以居住地點為准但是推行起來有很大困難,很多地方利益在保護自己。" 李柏光律師表示,兩個方面的力量對取消城郷户籍二元制起到阻礙作用,其一是部分城市居民擔心農民入城造成城市負擔過重,影響生活水平,其二是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對于前一种想法,李柏光和滕彪都指出,農民擁有与城市居民同様的權益是憲法規定的基本人權,城市居民不應該把居住在城市所享有的特權作為自然而然的事情。而李柏光律師進一步指出,受益于户籍制度的那些地方政府職能部門的阻撓,是解决城郷二元户籍制度的最大困難,他以改革開放的標杆城市深圳作為例子:"比如户口制度和暫住證制度,深圳就不願意取消這個制度。為什么?因為每年在深圳打工的民工有三百多万人,如果每個人交三百塊錢,那就是上億的規模。所以深圳不願意取消。" 李柏光最后表示,占中國人口70%以上的農民為中國的改革開放以及工遽化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和犧牲,為他們爭取權益是良心的表現,而在中國憲法明文規定公民一律平等的前提下,更不應該以城市二元制的政策繼續讓農民扮演"二等公民"的角色。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