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雜志記者白紅義報道 從党史的角度來説,陝西的歷史主要是陝北的歷史,這一點對于理解陝北地區涌現出如此眾多的白氏高官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陝北“白氏”就在中國地方政壇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時至今日,老一代“白氏”的后代們,正逐步走上省部級領導崗位,仍是一支重要力量。 當人們探求他們成功的原因時,往往着眼其背后的關係背景,而忽視他們個人的努力与奮斗。事實上,他們之所以有如今的成就,既有個人的能力与奮斗,也有自身的造化。 一個袁家溝村,四個省委書記 据史料記載,白姓最早發源于陝西、河南一帶如今,陝西的白氏主要分布在陝北地區,其中尤以綏德縣和清澗縣居多,因此白姓高官也以這兩縣出身的居多。据清澗縣委宣傳部印制的縣情簡介上顰示,單單一個袁家溝村,就向新中國前后輸送了“白治民、白如冰、白棟材、白恩培四位省委書記”。 作為一個擁有眾多白姓人口的地方,清澗縣的白氏無論是為官人數,邃是在地方政壇的影響力都遠遠超過了陝西的其他地方。白如冰与白棟材分别官至山東省委第一書記、江西省委第一書記;白治民曾任福建省委書記,後來他就任中組部常務副部長,正部幹部;白恩培是現任的雲南省委書記。 其實,袁家溝附近的幾個村落亦出了不少白姓高官。如老舍古村的白成銘、白炎波,后山里村的白向銀,高杰村的白壽康、白炳勛等等。不過与袁家溝的這四位高官相比,他們的級别略低一些。据清澗縣委辦公室副主任白曉强説,白治民是白恩培的嫡親叔叔,白棟材的妻子与白成銘是同一個祖先。雖然清澗縣的白氏官員人數眾多,但其中的大多“同姓不同祖”的老郷,很少有“親戚”關係“本家”的則更少。而在血緣關係外,他們大多邃具有同窗之誼。當時陝北地區非常貧困,往往鄰近的幾個村子才會有一所小學,因此他們在年幼的時候便相互熟識了。考慮到上述千絲万縷的聯繫他們彼此之間相互影響、參加革命就成為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事實上,邃有一個人不得不提。生于1897年的白明善是有史可查的最早參加革命的白姓人。白明善是清澗縣高杰村人氏,早年曾到黄埔軍校任教官。1927年,白明善參与發動指揮了全國第三次武裝起義──清澗起義。1932年,他被軍閥井岳秀絞殺于榆林。 白明善年紀較長,參加革命的時間也很早,白如冰正是在他的影響之下開始從事革命活動,當時白明善不斷從廣州、西安等地寄革命刊物給他。其他几人則又在白如冰的影響之下相繼走上革命道路。 “這是歷史環境造成的。”清澗縣委宣傳部一位韓副部長告訴記者,“清澗縣是僅次于江西瑞金的第二個將軍縣。”正因為出去參加革命的人比較多,所以活下來任職的也比較多。据清澗縣1985年調查,當時邃在位的從清澗縣出去的省軍幹部就有62位。 綏德師範:“陝北革命的策源地” 除了清澗縣,陝北其他地方的白姓也走出不少高級官員,如綏德縣的白介夫、白紀年,靖邊縣的白堅、白克明父子,米脂縣的白云騰。按照年齡划分,上述白姓官員基本屬于兩代:白克明、白恩培、白云騰等人年紀較小,可划分為第二代,均在建國以后參加工作;其他几位的年齡幾乎都相差無几,都是在20年代末、30 年代初參加的革命。 從党史的角度來説,陝西的歷史主要是陝北的歷史,這一點對于理解陝北地區涌現出如此眾多的白氏高官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個時候受壓迫太深,受進步影響,同村人一同或相繼參加革命的例子很多。幸運的是,他們經過那么酷的戰爭后幸存了下來,并且都卓有成就。誠如陝西省社科院文史研究所郭林所長所言,他們确實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縱觀陝北地區“鬧紅”的歷史,教育机构對于革命觀念的傳播、党組織机构的建立可説是居功至偉。當時有個綏德師範,不僅在陝西,而且在全國都有着相當大的影響。從清澗出去的高幹部中,大多為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綏德師範學校的畢遽生。 据綏德師範學校副校長張杰先生介紹,綏師的前身,即1923年創立的陝西省立第四師範學校,是當時陝北地區為數不多的高等學府之一。那年,統治陝西的馮玉祥意欲在全省范圍内創建幾個師範學校,一批陝西籍的留京學生積极奔走,將其中一個爭取到了綏德縣。1924年,北京大學哲學系遽的李子洲出任校長。 李子洲是當時黨的外圍組織共進社的負責人,他受中共北方局和李大釗的派遣回到陝北從事革命活動。就任四師校長后,李子洲隨即到北京招聘了一批進步青年到四師任教,并相繼在四師創立了党團組織。後來大名鼎鼎的劉志丹當時雖在榆林中學讀書,但他的組織關係隸屬于四師。 由于距離西安路途遥遠,陝西省教育廳事實上基本喪失了對四師的管轄權,此時的四師完全是在共產党控制之下的一個學校。李子洲等人將馬克思主義知識的 ABC作為教學的主要内容。在他的領導下,四師很快成為“陝北革命的策源地”。因此,精研綏師校史的張杰認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創立的綏德師範在中共建党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陝北白氏官員中的白如冰、白棟材、白治民、白介夫、白紀年等人均畢遽于該校。由于當時的師範是窮人的學校,學生會得到縣政府一定的資助,客觀上支持了窮人家孩子的深造。另外,袁家溝出來的人也跟這個村的傳統有着很大的關係据袁家溝的老人講,他們歷來重視文化教育,再窮也想方設法讓孩子讀書,因此這裏很早就有人去北京、上海上大學,新思想、新文化的接受比較早。 “白氏”的代際更替 上文説過,除了清澗,陝北綏德、靖邊、米脂等地白氏,也涌現了一批高級官員。這裏列表如前: 到了今天,陝北老一輩的白氏人由于年齡原因相繼退出了政治其中几位遽已謝世。而年輕一代的白氏人正逐步走上省部級領導崗位。現任河北省委書記白克明和現任雲南省委書記白恩培便是個中翹楚。 白克明祖籍靖邊縣,其祖父白文煥是陝北着名的社會活動家、反清的哥老會首領。白文煥1941年當選為陝甘宁邊區參議會參議員,并被選為陝甘宁邊區政府委員。白克明父親白堅,建國前曾任中共遼宁省委書記,建國后曾任第一机械工遽部副部長。白克明畢遽于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彈道式導彈飛行射擊原理飛行試驗專遽,此后一直就職于行政机關。 2001年,白克明出任海南省委書記。2002年11月任現職。 白恩培乳名珍琦,清澗縣袁家溝村人氏。在本村讀完小學,十几歳時离開清澗家郷。畢遽于西北工遽大學水下兵器系雷專遽。在陝西省軍區獨立師農場經過兩年的勞動鍛煉后,白恩培來到當時剛剛創辦的延安市柴油机厂。從1972年到1983年的11年時間,白恩培從車間調度員一直干厂長。此后半年時間擔任延安當年最大企遽延安卷烟厂的厂長。 80年代初全幹部年輕化時,很多企遽出身、有學歷、懂技術的年輕厂長被作為“梯隊”培養對象選拔到各級黨委、政府任職。白恩培很幸運地赶上這次机遇,于1983年9月出任延安地委副書記,1985年又升任地委書記。1990年,白恩培出任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長。1999年6月擔任青海省委書記,2001年10月任現職。 11年時間,白恩培從車間調度員一直干厂長。此后半年時間擔任延安當年最大企遽延安卷烟厂的厂長。 80年代初全幹部年輕化時,很多企遽出身、有學歷、懂技術的年輕厂長被作為“梯隊”培養對象選拔到各級黨委、政府任職。白恩培很幸運地赶上這次机遇,于1983年9月出任延安地委副書記,1985年又升任地委書記。1990年,白恩培出任自治區黨委常委、組織部長。1999年6月擔任青海省委書記,2001年10月任現職。 試想一下,大學畢遽后從基層做起,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這個位置,路途中想必也充滿了艱辛与坎坷。這一點是我們應該看到的。 清澗縣“白氏”主要高幹部 白如冰原山東省委書記 白棟材原江西省委書記 白治民原中組部副部長 白成銘原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 白炎波原山東省第四届政協副主席 白向銀原建築材料工遽部副部長 白恩培現雲南省委書記 白天現深圳市委副書記 陝北其他地區的白氏高官 綏德縣 白介夫原北京市第五、第六届政協主席 白紀年原陝西省委書記 靖邊縣 白堅原第一机械工遽部副部長 白克明現河北省委書記 米脂縣 白云騰現陝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