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姜遠珍首爾九日專電)据韓國貿易協會的一項調查結果顰示,由于中國政府禁止加工貿易的措施,使得南韓對中國出口劇减,出現了百分之四的負成長。 南韓「聯合新聞通訊社」引述協會昨天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顰示,南韓商品對中國出口,在中國采取這項措施以前十個月每月平均增加百分之一百點二,但開始實施后,竟出現了百分之四的負成長。 貿易協會近日針對去年四月中國禁止加工貿易的一千一百四十個商品為對象,分析調查了韓國商品對中國的出口變化,得到了前述結論。 加工貿易是指從他國進口零組件在中國加工后重新出口的方式。過去,加工貿易是為了以低廉的勞動力賺取外匯,但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由于對加工貿易的否定認知擴散,中國逐漸擴大了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 韓國貿協指出,去年韓中貿易中,加工貿易達百分之四十五點四,因此,与其他國家相比較,韓國所遭受的衝擊更大。 中國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包括,臨時加工用原料、環境污染及引發能源高消費的加工原料、稀有資源加工用原材料等,這占韓中貿易額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一。 貿協有關人士表示,這必須要透過尋找安全的投資對象、進軍中國内需市場等各种方案,將禁止加工貿易風險降到最低。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