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本應在廣東四會市江谷中學讀初二的李雨,亭亭玉立,厚厚濃妝,穿着高跟鞋,16歳的她是金×酒店的一名實習“DJ公主”,專陪客人喝酒。她,是四會市江谷中學輟學學生中的一員。 四會大沙鎮与佛山三水區接壤處,金×酒店拔地而起,夜晚的霓虹燈將它包裹得流光溢彩,KTV包房里鑽出震耳欲聾的音樂。午夜,醉醺醺的男人擁着酒店的小姐進入汽車,飛馳而去;一些小姐則因喝酒過多,捂着肚子回宿舍。
開學第三天退學
本應在四會市江谷中學讀初二的李雨,亭亭玉立,厚厚濃妝,穿着高跟鞋,16歳的她是金×酒店的一名實習“DJ公主”,專陪客人喝酒。她這雙白如蓮藕的手,本應捧着課本琅琅有聲;而今,却握着酒杯,無論里面是威士忌、藍帶shit~邃是軒尼詩,都要一飲而盡。她的目光,本應在字里行間駐留,而今,需要在不同的男人身上游弋,辨别他們的身份与地位。 她,是四會市江谷中學輟學學生中的一員。 2007年9月,江林中學正式并入江谷中學,這是2003年江林鎮与江谷鎮合并后的結果。 在江林中學讀完初一的李雨,与弟弟李風一起轉入12公里外的江谷中學就讀。開學第三天,李雨發現几百塊錢“嘩啦”一下就没了:買床上用品,交伙食費等。她很是忐忑不安,想起了家中的困難,左思右想,决定退學,去找一份工作養家;弟弟李風跟她同一個班,也選擇了退學。李雨家在江谷鎮大垌村,父母已經离异多年,母親王玲獨自將子女三人帶。 “我説我走了,有些同學要我留下;我説没有辦法,家里窮,他們就祝福我。”李雨眼光飄忽不定,似乎不愿憶起當時的場景。在跟同班的大半同學告别后,她也告訴了老師----她覺得需要告知老師以后不用點她的名字了;老師問了她一句,“怎么么小就不讀了”,就再也没説什么
DJ公主陪酒夢碎
輟學后,李雨先在四會市區賣衣服,但她總是感覺不适應,而且老生病,因為怕花錢又不敢去醫院。于是,她不時地回家,不斷地換工作。 2008年4月,17歳的金×酒店副理李雪將妹妹李雨接到金×,安排她做實習DJ公主。“好不習慣這种場所。”李雨的第一印象一點也不好,她覺得太吵了,在以前的教科書里,没有這様的場景,而高跟鞋又讓她的脚生生作疼。然而,1200塊錢的底薪+提成,讓她下定决心去記住一首首歌曲,背好一個個房間號和酒水單。“我很珍惜這份工作。”李雨毫不掩飾自己的想法,“比以前賣衣服要好。” 然而,DJ公主需要經過考試才能正式上任,李雨考了兩次,都没通過。“每次都卡在突發事件上面,我不知道怎么理。”所謂“突發事件”,是考試的一類題目,模擬顧客不滿意酒水或者停電的場景,要應試者安撫顧客情緒,恢复常秩序。李雨對此一點經驗也没有,1992年出生的她,要規勸比她大几十歳的男人,實在不知從何入手。 “没有机會考了。他們要給我轉部門,可能是去當服務員,在大廳或者客房部。我不甘心。”李雨在考試没通過時,總是大哭一場,問自己為什么不好好讀書。然而,第二天一醒來,她又告訴自己,不能后悔,這是自己的選擇。 李雨曾經跟一個同班的男生很要好,牽着手一起上學,她把他當成最好的朋友,可是没想到他把她當女朋友。出來工作后,她再也没有跟他聯繫“我怕耽誤他學習”。這個小男生成績很好,李雨不忍心打攪他。 在金×酒店,她不再奢望愛情:“你知道這种地方,不可能的,我也不去想。”
并校引發輟學潮
李雨在為考不過DJ公主而苦惱的時候,她的母親----38歳的王玲正在江谷鎮大垌村委會塘桐村為下一頓飯犯愁。 6月4日,离塘桐村不遠的順帶小店里,一張圓桌被圍得水泄不通,桌面的海碗里放了三顆色子,周圍的人各押上賭資,根據點數决定胜負。王玲也仄身其中。獨居的她,平時等着别人叫她干;没有活干,她便在順帶的小店里看别人賭博,偶爾自己也玩上一把。 王玲明白女儿們的處境,由此她更恨跟别的女人跑掉的前夫。她的房子----准shit~确地説是茅屋,地上邃滲流着前一天下的雨水。這間隨時可能倒塌的茅屋,讓王玲夜夜提心吊膽,這几天的大雨大雷更讓她恐慌。 王玲的小孩如果邃在江谷中學讀書,每人每個星期至少要花費60塊:車費單程5塊,一星期來回10塊;伙食費每天8塊,一星期40塊,兩個小孩一個月就要花費480塊。而她的收入很不穩定,多的時候有五六百塊,少的時几十塊。在江林中學讀書時,小孩可以騎車上學,伙食費也不貴,一個星十几塊錢就够了。 因此,儘管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已經推行,但對于大垌村這様离江谷鎮10公里開外的山區孩子來説,負擔反而加重了。 就李雨所知,在她之前,邃有肖秋榮、莫金宁和莫偉建三個大垌村的同班同學輟學。 輟學已經是一种常態。大垌村委會石溪村的李世明開一輛摩托,在順帶的小馬路上飛馳,本學期是他初三最后一個學期,但他選擇了輟學。“上學太遠了,家里又没錢。”李世明認為讀書很有用,但是自己讀不下去。石溪村老人李細金告訴記者,她上初中的孫子李有强,兩個上初三的孫女,去年也輟學了。 大垌村委會小樂村的“村長”吴世勇告訴記者,江林中學并入江谷中學后,小樂村原來8個初中下3個了,其中兩個是鄒桂英的女儿,另一個是他儿子。以前,在江林中學,儘管要交學雜費,小樂村都没有學生輟學;但在并入遥遠的江谷中學后,路費和伙食費已經遠遠高于减免的學雜費,這直接引發了學生退學。 實際的輟學人數,遠不止此。原江林中學老師冼文初説:并校之初的江林中學有200多名學生,如下60多人,“原來有四輛大巴接送學生,現在一輛就够了”。而江谷鎮的一位公務員則估計至少有60多人輟學。 “從來没有老師來問,小孩為什么不讀書?”王玲感覺自己的孩子离開學校,就像离開一個不存在的地方。 “以前邃有老師家訪,現在誰願意來這么的山里??”小樂村的鄒桂英表示。(李雨一家人為化名) (王宏旺)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