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觀點    
當中國的潛意識表現出來……
參考消息/法國論壇報 |2008-07-24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法國《論壇報》評論:一個月后,所有目光都將聚焦中國。而要躲過西方善惡二元論的看法將是困難的,事買上,西方認為中國是否定人權的化身,也是全球化的樂土。然而,抛開奥運會和引起關注的西藏問題的爭論,中國面對西方過多地評論它,該如何凋整自己的位置呢?我們不要忘了,并非中國走向西方,而是西方前來它這裏,試圖依照自己的形象來打造它。毛號召中國要“兩條腿走路”和不要忘本,他的指令促使國家采用一种具有跨東西方的兩种哲學、兩种餐飲或兩种醫學的雙重文化。

字面的中國

雖然今天的經濟發展使這個國傢具有緣西方一様的美麗外表。并試圖掩蓋這种雙极性,但深藏不露的潛意識依然是决定性因素。新近出版的三本書可計我們看到鏡子的另一面,它們是西里爾・雅瓦里的《瞭解中國人的100個詞彙》、馬克・倫納德的《中國在想什么》以及霍大同的《長沙發上的中國》。精神分析學家拉康曾説,“潛意識像語言一様結构嚴密”。西里爾・雅瓦里是中國通,他的這本書帶了一种借語言表達中國文化的基本方法。例如“中國”一詞讓這個國家處于“世界的中心”。我們更常用的表達法是:“中原帝國”。中國甚至在聯合國保持這個名字,這在全球化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這是一個國家今天想要恢复在世界中的詞源地位的時代。

按照西方的理解,自由這個概念歷史上并不存在單一表意文字形式,而是後來以文字形式被造出來的,其字面含義是“一切為自己”。于是,我們進一步明白為什么圍繞這個概念与中國人對話没那么易。馬克・倫納德曾經是托尼・布萊爾的顧問,也是歐洲對外關係員會執行主任,他認為,中國無疑“從來都是最自覺上升的大國”。此外,它難道没确定一系指數來衡量包括國家經濟、軍事、外交、政治和道德影響在内的“國家整体實力”嗎?

平面世界的中國

《中國在想什么》一書讓人看到了中國政界人士和知識分子就資本主義、民主和中國在國際的作用這三大問題進行討論頗有教益的方面。受到与200多名中國思想家和領導人談話的啟發,該書描述了中國确實在經濟、政治和世界威信方面擺脱西方思想束縛的方法。作者明确地告訴我們,“整個西方滿怀熱情地打听管理中國進步的方法”,因為它不知道“怎様做才能使這個國家變得和我們一様?”而中國人則不知道他們將怎様治理西方化的衰落,以及“怎様更好地培養出西方大國的行為以提升本國的利益和价值觀”。

作者把珠江資本主義和新的“黄河資本主義”做了比較,后者很有可能成為“全世界發展中國家的燈塔”。在北京看來,圍墻對于自我保護和避免因全球化而排除中國是很必要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世界是平的。没錯,不就到。進一步瞭解西方文化和中國文化間的差异和相似,這是霍大同所建議的。他向我們解釋説,早在15年前,精神分析學在中國完全不存在,因為中國倫理都帶儒家學説的痕迹,它禁止批評家長,從而限制了家庭内部的對話。

潛意識的中國

且不説,雖然口頭忏悔在基督教傳統中最重要,但在佛教和道教的傳統中却不是這様。因此,中國的潛意識迄今為止并没有“獲准表現出來。儘管該書戴着精神分析這個有色眼鏡觀察中國,但事實上是整個社會科學被召集起來了,以便瞭解中國人如何學會進入一個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在這裏,“金錢至上”突然間取代了共產主義思想。這种變化導致傳統家庭細胞破裂,甚至獨生子女政策使得中國的年輕一代承受來自家長的、不斷增加的壓力。然而這面向未來的新一代并不害怕承擔責任,他們很有可能成為重新將中國特色擺在首位,將近年來的西方化降至普通過渡階段行列的一代人。

當中國的潛意識將要表現出來的時候,它很可能對西方影響更大,而西方從未影響過它。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Pixfuture: super cool 200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