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產經    
金融創新搞砸 美國又想學日本歪招
華爾街日報 |2008-12-03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華爾街的金融創新已經搞砸了,美聯儲的“金融創新”才剛開始。

由于美國已經低至1%的基准率邃需下調,美聯儲即將面臨利率降無可降的窘境,于是貝南克决定鋌而走險以日本為師,將后者目前仍在實施的所謂定量寬松貨幣政策搬到美國,想以此來繼續放松貨幣,刺激美國經濟复shit~蘇。

可問題是日本這一招數雖然實施多年,却并未按預定构想起到刺激經濟的作用,企遽没有因融資成本低而大舉投資,消費者也没有效仿美國掀起一輪購房熱。但日本為何對這一做法樂此不疲呢?因為它的實施產生了一個始料未及的后果──日圓融資套利交易,從事這种交易的人大量借入低成本日圓并賣出,兑換成高收益率貨幣,從而客觀上起到了壓低日圓匯率的作用,极大支撑了日本出口,而出口對日本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四分之三,日本堅持這一政策的原因正在于此。

然而美國經濟增長的推動力70%來自國内消費,定量寬松貨幣政策在拉低市場利率的同時也會對美元匯率造成打壓,雖然一段時間以來市場濃厚的避險意識將美元匯率持續支撑在高位,然而一旦避險意識下降,美國的低利率政策和高額財政赤字肯定會拉低美元匯率,推高進口成本,從而起到抑制美國國内消費的作用。况且美聯儲表示將主要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和資產擔保證券的方式來實施其定量寬松貨幣政策,這必然會對美國市場的融資成本產生持續的下行壓力,然而美國是一個資金短缺的國家,日本的高儲蓄率使得政府和大企遽即使以很低的成本也能在國内市場借到錢,而美國如果利率持續處于低水平,中國等國為了救自己的經濟又無力繼續扮演“美國最后貸款人”的角色,美國与寬松貨幣政策相配套的積极財政政策將難以為繼,因此,日本這個“劍走偏鋒”的招數美國未必能學,勉强東施效顰很可能招致不利后果。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Valueimpression: super cool 168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