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壓力 敢于冒險
阿波羅8號飛船构造圖
阿波羅8號飛行軌迹圖 沃納・馮・布勞恩(Wernher von Braun)所在的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負責研制“土星”5號,雖然他們面臨的問題處于可控范圍,但讓第三個“土星”5號搭載人員仍舊是一個极為大膽的舉動。 謹慎的做法是在1968年晚些時候再進行一次無人試驗,而后在1969年初執行“D”任務。然而,美國宇航局顰然等不到那個時候。首先,肯尼迪設定的最后期限日益臨近,推遲幾個月無疑是最不能接受的做法。更為嚴重的是,當時的蘇聯正准派宇航員進行繞月飛行----他們的Zond探測器月球飛躍任務顰然是針對一艘無附屬設備的“聯盟”號飛船進行的無人試驗。很多年之后,西方人才意識到Zond試飛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功。 也就是説,當時已到了要敢于冒險的時候了。第三個“土星”5號將不再搭載LM而是搭載宇航員,這將是第一次將人送入外太空的冒險之旅。没有登月艙的CSM無法“排練”登月過程,但它仍可以繞月球“蕩秋千”,甚至可以在一天左右時間内上演繞月飛行。美國宇航局計划制定者考慮的越多,進行類似嘗試的做法似乎就越正确。如果順利完成,登月計划將嚮前邁出重要一步。對于可能面臨的風險,時任“土星”5號項目負責人的馮・布勞恩曾作出這様精妙的概括:“一旦503(第三個“土星”5號)搭載人員,走多遠都不成問題。” 但向高層成功“兜售”這一想法顰然難度巨大。時任美國宇航局局長詹姆斯・韋伯(James Webb)便被這一想法震惊了,他最多會批准這种可能性作為一种選擇。當時,美國宇航局一直在考慮執行“終极版C任務”,即一次地球軌道飛行同時可以選擇向更遠的地區前進。出人意料的是,在“阿波羅”7號試飛前不久,韋伯宣布要退休了。有報道説,他一直設法説服林登・約翰遜(Lyndon Johnson)總統撤銷削减宇航局預算的做法,如果不同意便以辭職相威脅, 但約翰遜最終没有買他的賬。對于韋伯的离任,“阿波羅”計划負責人的反應是:“這讓‘終极版C任務’成為一种可能。”在隨后進行的測試中,“土星”5號的問題并没有再次出現,整個任務進行得非常順利,幾乎可以用完美來形容。宇航員繞月飛行在公眾中間產生巨大反響,這項壯舉遠遠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美國宇航局最終完成了一件讓世人為之一震的事情。突然間,1969年登陸月球似一個時間問題了。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