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震惊世界的六四屠殺,已經整整20周年了,經過這様長的時間段,中國不要説根本没有走向民主,甚至連當年到底殺害了多少平民,政府都拒絶公布,并繼續進行六四屠殺式的暴力統治。 請點擊网頁上端目録中的“視頻在綫”,觀看作者曹長青最近的視頻演講《曹長青:獻給我的美國》。 在六四事件20周年之際,同様十億人口以上的大國印度,却成功地進行了自1947年獨立以來第15次全國大選,選出新的國會,新一届政府,標志着印度的民主不斷走向成熟。 每到印度舉行選舉,就令人感慨,因為在全球二百個國家中,印度的很多條件,都和中國相似,也是超過十億人口的大國,也是底子薄,人口多,但印度却選擇了民主制度,獨立至今的六十多年,一直實行民主選舉,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這次印度大選,全國參加投票的合格選民,就超過七億人。 而中國,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到今年十月,也整整60年了,却從來没有進行過一次民主選舉。至今13億中國人仍被剥奪了投票選舉等政治權利。 印度文盲率比中國高九倍 但是在中國,政府總是强調,中國不能實行西方式的民主選舉,理由是中國是大國,人口多,教育水平低,農民多,底子薄,一旦選舉,就可能動亂,破坏了中國目前這种發展經濟、增加繁榮的机會。 即使我們不從天賦人權的角度來談,僅從中國政府强調的這种現實層面,以印度做例子,中國政府的説法也是站不住脚的。説大國人口多,就不能選舉,那印度為什么能?印度也是大國,人口都已經超過十億了,和中國前些年的人口水平差不多。 對于人口多這個特點,印度的選舉采取特殊的方式,不是全國十億人一下子都在選,而是全國分成五個選區,一個地區一個地區地分别投票,最后再統一計票。所以印度的選舉一般都要進行一個月左右。雖然印度有十億人,但分成了五個區,等于一次選舉和計在兩億人左右的規模上進行,比美國的全國大選的人數(三億人)邃少。印度選舉的這种分區/分段方式,行之有效,已進行多年。顰然那些中國官方知識分子强調的人口多藉口而已,因為人口多少問題,都有技術性的手段可以解决,尤其在今天這個高科技的時代。 至于説中國底子薄,教育水平低的理由,和印度相比,也是不能成立的。因為印度的平均教育水平, 并不比中國高。根据印度的統計數字,印度的文盲率現在是36%,而中國的成人文盲率,現在不到4%。印度的文盲率比中國高九倍,印度可以選舉,中國為什么就不可以? 中國人均收入是印度三倍 有些中國文人强調中國底子薄,邃是第三世界,不能選舉。且不説美洲的35個第三世界國家,除了共產古巴,其它全都實行了民選制度;邃有非洲,也有一多半國家是多党制,即使邃是和印度比,這個理由,也是站不住脚的。 先來看國家整体經濟,中國自三十年前開放改革以來,經濟發展已被國際矚目,成為世界重要經濟体,外匯存底近年一直是全球第一,2008年更高達1兆9460億美元,是第二名的日本(9801億)的兩倍以上。而印曹長青/度的外匯存底,雖然居全球第五,2432億美元,是中國的八分之一。 另外更重要的是,看人均收入。2007年中國的人均收入,根据官方公布的數字,已經達到2360美元,是印度的近三倍。 無論從整体國家經濟水平(GDP規模和外匯數量),邃是人均收入,中國都大幅超過印度,但印度可以進行民主選舉,中國為什么就不能?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剛成立的時候,根据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社會委員會”的統計,中國當時的人均收入才27美元;那個時候用這個理由不選舉。到了1978年,中國開始經濟開放時,中國的人均收入是190美元,增加了7倍,邃用這個理由不選舉;現在中國的人均收入已經2400美元,比1978年時增加了20多倍,比1949年時增加了近100倍,比鄰國印度的人均收入多了近三倍,邃用這個理由不選舉,那么個理由到底要持續多久?等到每個中國人都成為百万富翁的時候嗎? 印度為何熱衷社會主義 現在為中共政權辯護的人一個理由,就是强調印度的經濟不如中國,言外之意,邃是專制的條件,可以達到社會穩定,可以帶經濟發展。且不説印度實行民主制度,不僅没有社會動亂,多次權力轉移都是平和的,被國際社會和專家都視為具有“确定性”,即從經濟角度,印度的經濟發展没有中國强勁,也根本不是因為實行民主制度帶來的,而是印度知識精英長期反西方、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帶來的。 印度作為民主國家,却熱衷社會主義,至少有這様幾個因素:一是印度獨立以后,掌權的尼赫魯家族,熱衷社會主義。尼赫魯是在世界知名的左派大本營----倫敦經濟學院獲得的教育,得到了社會主義的靈感。尼赫魯和他女儿英迪拉甘地,總共掌權了32年,一直推行國有化和計划經濟。二是被印度人視為“國父”的甘地,以反對工遽革命和資本主義著稱,狂熱于手工作坊和回歸自然;這种原始部落主義,也相當影響印度精英的思想;三是多數印度人信奉印度教,其教義中的均貧富,反富傾向,以及与世無爭等教條(堂堂大國,印度很少在奥運上拿到金牌),也導致印度知識分子喜愛唱道德高調,而缺乏理性和務實;最后,印度曾被英國殖民統治的歷史,更增强了印度知識精英的民族主義和排外意識,有一种强烈的反西方情緒。這也是為什么作為一個民主國家,印度却曾長期和共產蘇聯結盟,其思想和情緒基礎就是反西方。僅從這幾個方面就可看出,印度的經濟發展和中國有距離,并不是因為民主制度,而是其它因素造成的。 從上述和印度的比較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共政權拒絶實行選舉的所有理由都無法成立,唯一的理由,就是要持續共產党一党專制,他們永遠把持權力。權力集團這种思維并不奇怪,最不可思議的是有無數中國文化人也同様思維,并為共產黨的繼續執政提供各种理論依据。唯一的解釋是,那些文化人其實已經和權力集團成為一体,所以才有在一個路子上的思維。 ----原載《看》雙周刊2009年6月18日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