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中國    
維護華人海外文明形象從自身做起
環球華報 |2009-08-01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日前中國外交部領事司与福建省外辦聯合舉行了“樹立海外中國公民文明形象宣傳月”啟動儀式,并推出《海外中國公民文明指南》和《中國公民海外安全常識》宣傳品。地點選擇在傳統僑郷福建長樂,將“公民文明”与“海外安全”結合起來,其意義不言自明。

維護中國公民海外良好形象并非始于今日,也并不是一個新話題,可説是“老生常談”了。据瞭解,早在百多年前的清末民初,當年華人甫抵埠,温哥華本地僑社就每人發給一條手帕,踏上加拿大伊始就要改變隨地吐痰習慣,入郷隨俗,這可以説是原始的“海外中國公民文明指南”。

這么年以來,特别是中國改革開放已走過30個年頭,中國從“東亞病夫”已躍居世界强國,但維護中國公民海外文明形象問題不但没有真正解决,而且注入了新内容,變得更為~shit複雜了。當下提倡“海外形象”,自有其時代意義,因為這已不僅僅事關自我修養的個人德行,也不僅僅事關文明水准而且邃影響到人身安全,乃至國家与社會資源的興廢。所以今天講維護海外文明形象,就有了特殊价值。

如今談到“海外文明形象”,已經遠不是什么地吐痰了,同胞走出國門,可能西裝革履,甚至言必稱希腊,以示自己与世界之接軌。但一些行為舉止却招致詬病,富裕起來后的心態有些扭曲,在暴富心理驅使下招摇于世,畸形消費揮金如土,結果帶种种安全隱患,成為犯罪分子甚至恐嫌下手的對象。

有人不屑于海外文明形象的宣講,覺得像是小學的學生守則,認為没必要如此强調。但在全球化已成大勢的今天,任何地域的和個体的安全事件,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都會牽扯到國家外交行為。所以海外無小事,釀造成海外安全事件都會危及國家和公民社會的整体資源。

据瞭解,每年中國外交部門都要協同處理大量海外領事保護案件。在這些案件中,主要是外方侵害造成,很多因為僑居國本身安全問題;但也不可否認,有相當多案件是由于海外僑胞自身的問題所引發,因不尊重當地風俗、不注意個人修養、缺乏法律意識或違背商遽道德等,導致僑胞与當地民眾發生矛盾衝突,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這説明對海外僑胞而言,除了所在國本身的安全問題外,樹立文明形象和獲取和諧平安的海外生活之間存在着明顰關聯。

説到加拿大,來到本地的中國留學生和大陸新移民也應注重形象,因為近年來有些涉及華人的案件,就与行為不慎和露富心態有關,甚至引發惡性命案,實在應該引以為戒。在加國作為少數族裔,提倡融入主流社會,參政議政勇于發聲,但這些都要建立在正面積极的行為關系基礎上,而要擯棄和杜絶那些不健康和消极的行為方式。中國具有源遠流長的儒家典范,是東方的禮儀之邦,身在海外也應該奉為圭臬發揚光大擺正自己的位置,調整心態,才能更好地在加拿大創遽興家。

中國現在固然在國際社會舉足輕重,剛剛結束的中美戰略對話繼續為中國的國際地位加碼,但這更多的是經濟上的份量,軟實力邃有待提升。而從世界歷史的長遠發展看,軟實力往往又决定了一個大國能走多遠的后勁儿。軟實力不是憑空而來,而是來自所有國人的共同努力,切莫因善小而不為,包括每一個身在海外的華人要以身作則,于人于己都利莫大焉。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Valueimpression: super cool 168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