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國際    
美國口蜜腹劍,中國引頸受辱
東方日報 |2009-09-15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美國總統奥巴馬日前决定,對從中國進口的所有小轎車和輕型貨車輪胎實施懲罰性關税,也稱「輪胎特保案」。美國的這一措施實際上是將貿易保護主義傾向變為實際行動,与奥巴馬之前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言論背道而馳,凸顰美國的雙重責任觀。

今次中美貿易糾紛發生在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吴邦國剛剛結束訪美,期間豪擲一百二十四億美元購買美國產品之際,以及美國總統奥巴馬十一月訪華前夕,可以説是相當不合時宜,令北京十分尷尬。但事件折射出奥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相當脆弱,給北京當局敲響了警鐘。

金融海嘯發生之后,美國官員關于中美同舟共濟的論調甚囂塵上,從奥巴馬、希拉妮到蓋特納,個個對華甜言蜜語,希望中國承擔大國責任,穩定國際經濟秩序,特别是要多多購買美國國債,幚助美國共度危机。但是,一旦涉及美國利益,哪怕是邊緣利益,美國對中國都會睚必報,今次輪胎特保案便是最好的證明。

在前次亞洲金融危机期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一再高喊亞洲國家制度落后需要改革,產遽落后需要升級,現在輪到美國自己遭遇金融危机,却在人為地保護「落后」產遽,維護「落后」制度。如今,被稱為奥巴馬時代中美貿易摩擦第一案的輪胎特保案,給未來中美雙邊乃至國際貿易關係了一個极坏的頭,全世界都要在美國的雙重標准經受震�U。貿易保護雙重責任

美國千方百計要求其他國家「負責任」或是承擔相應責任,自己却濫開先例。美元的信用早已出現問題,美國却堂而皇之地增加赤字預算,用借來的錢填補坏帳,令所有債權國都無可奈何。金融海嘯后的美國,不僅没有負起相應責任,也没有進行深刻反思,反而利用各种手段加重强權,將危机轉嫁于人。

美國説一套做一套,要求中國改革銀行遽,要求中國開放金融体系要求中國与國際接軌,要求中國增加在國際組織中的份額,但同時又以國際接軌的名義要求中國企遽符合一項又一項的出口標准

當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美國提出的條件几百頁紙都寫不完,可是,如今美國自己的金融遽漏洞百出時,美國却在繼續透支債務,將危机轉嫁到債權國頭上。

美國一向將中國定義為「利益攸關方」,其實,華盛頓的真實目的,是想將中國的内需變成美國的「金元寶」,將中國變成為美國利益服務的「奉獻方」。奥巴馬批淮輪胎特保案不僅暴露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丑陋面孔,更是美國自私自利雙重責任的悖論体現。

長期以來,中國對美外交存在着一种天真的幻想,總以為美國政要一諾千金,説到必會做到,却看不到美國政府笑里藏刀、口蜜腹劍的一面。中國在自欺欺人的麻醉中,被美國引入陷阱而不可自拔。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Google: super cool 200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