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科教    
“龍芯”在政治以外的生与死:指令經濟下的“中國Intel”
龙裔亞洲時報 |2006-03-09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亞洲時報宏思撰文/隨着中國當局有意識地加速發展自主技術,中國科學院也在推動在各類伺服器上使用“龍芯”處理器,“龍芯”是中科脘在2002年開始研發的“自主技術”處理器,被視為是中國掌握微處理器這門電腦產遽中最關鍵技術的重要一步。

根据中科院屬下神州龍芯有限公司在3月9日的新聞稿,中科院計算所為要把中國自主開發的電腦中央處理器(CPU)植入到本土生產的高性能超級電腦上,中科院將采用正在研發中的多核CPU──龍芯三號,以製造更高性能的新一代超級伺服器曙光系。

另一方面,“龍芯”也曾被指性能和表現尚未能達到國際水平,就連像北京市電子系標項目這种原則上以國產硬件為首選的政府投標項目也未選用“龍芯”。

除了國内的質疑外,“龍芯”也面對美國第二大微處理器製造商超微半導体(AMD)的競爭。超微与中國信息產遽部在2005年10月籤訂了轉讓技術協議,給部份國内媒体炒作為美國人以技術換市場,擠掉中國國產貨的“陰謀”。

“龍芯”的設計和發展确然有很大的政府“指令經濟”成份,在市場化方面若然不加把勁,未來一段日子仍不會是英特爾(Intel)或超微的對手。

事實上,自2002年初次推出“龍芯”系處理器以來,中科院屬下計算机研究所人員确實投入不少人力物力,先后推出過“龍芯”和“龍芯”二號處理器。中科院聲稱,他們的制品目前已經可以達到英特爾“奔騰3”(Pentium3)的運算速度和强度。 國内科技媒介之一的“IT時代周刊”就在其新聞网指出,2003年時北京市政府曾公開招標招購伺服器及其他電子產品。但是,由于招標要求處理器運行速度至少要有400Mhz,但“龍芯”却達不到要求,以致連國内政府的招標也未能獲選中。即使是中國科學完自已生產的“曙光”伺服器,其4000A系也使用了 AMD的微處理器。

另一方面,由于“龍芯”所采用的MIPS指令集,和英特爾處理器的X86内核不同,使其難以運行目前占了市場几近全部的微軟視窗(Windows)操作系。故此‘龍芯”机~shit運行Linux操作系及以Linux開發的軟件。

由于這些限制,中國科學院稱他們會走把“龍芯”用于嵌入式系的市場,預載至家用電器或中下价電腦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國杰對“IT時代周刊”表示:“我們在保持性能的基礎上,生產出百元左右CPU、千元以内的電腦是我們的目標,我們相信‘十一五’計划期間能够實現。借用配置有該款處理器的電腦,我們的目標是要讓7、8億農民都能使用上廉价PC,都能上网。” 在這方面,筆者認為,中國科學院可以參考一威盛(VIA)收購原美國處理器製造商Cyrix的經驗。

Cyrix本身在1988年成立,初時是一家為IBM系發展具8086或80286計算速度處理器的小公司。其后,隨着個人電腦漸漸普及,Cyrix的處理器速度也漸漸强化。不幸地,該公司在出售處理器予最早期的IBM規格電腦製造商如惠普(HP)及康柏(Compaq,現已与惠普合并)時不敵AMD,其后~shit在中下价市場徘徊,直至1995年為~shit威盛收購為止。

通過收購Cyrix,威盛成為~shit第一家掌握整部電腦制程的OEM公司。不過,威盛的策略是整套的。通過收購Cyrix,威盛可以把所掌握的晶片及處理器制程技術,轉移至屬下的底板及晶片產品中。近年來,威盛甚至掌握了底板運算速度的前列位置。

當然,威盛是一家私人企遽,而中國科學院則是國家級科研机构,兩者各有本身獨特的工作方針。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威盛通過收購處理器項目,而成功把技術轉移至其他產品上,但“龍芯”項目在轉移技術上則未見有大動作。”龍芯”會不會成為大白象,是一個連國内的科技界都不避諱討論的問題。

除了本身方針外,“龍芯”也要應付來自超微的競爭。根据有關報導,超微和信息產遽部所達成的協議包括把超微本身的x86處理器系技術拿出來轉移至北京大學微處理器開發及研究中心。超微中國首席執行官魯毅智不諱言,這個協定是要“以技術換市場”,在中國打開X86架构的市場。

這項協定,撇除國内部份媒介喜好的以“美國人陰謀”論炒作,對“龍芯”的真正壓力在于X86架构是全球大部份個人電腦的運作架构。若中科院為“自主”而 “自主”,不願意去面對市場的考驗,中國未來的電腦市場不難會出現官方及地方机關用“龍芯”,個人電腦繼續運行X86的二元化局面。

現在正是中科院走到市場化臨界點的關鍵時刻。就如何把“龍芯”市場化,中國科學院必需在近年内作出决定,包括是否把技術轉移至本土生產商。資訊科技市場瞬息万變,任何反應都足以决定“龍芯”在政治以外的市場生死。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Google: super cool 200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