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俺也慷慨激昂了,俺家孩子也熱血沸騰了,一家人以上海為榮。LG在人文頻道看了個歌頌上海的短片“上海,你把明天的希望和夢想裝在心里。永不怀疑,永不放棄,永不動摇,你就會有美好的明天。每天醒來,充滿希望和夢想”。激動万分地倒騰下來,没事就听,搞得俺倆儿一听見上海倆字就條件反射地念“你把明天的希望...”。 孩子們讓LG調教的老歡喜上海的高樓密布,大厦林立。在北京二環内行車,老大發話“這儿怎么這么破,這么,比上海差遠了。”俺在一邊气的直瞪眼“大少爺,儂曉的洒,破,你到上海給我整個看看?” 到濟南投奔父母,在趵突泉畔,小儿張嘴就吵“這儿太小了,我要到黄浦江看高樓。”俺听了也衹有干咽气,“您小少爺哪能知道李清照曾在這儿梳洗打扮。” 去香港旅游歸來,我説香港有山有水比上海更有大都市的气派,兩個儿子説,“不,上海的樓比香港高,上海比香港好。” 在孩子們的眼里,上海是中國的巔峰,上海是世界的明星。 硬盤的苦惱 在上海呆了這許多時間,要説没感情是不可能的。可為啥在上海老感覺不到那种熱度,總好象有要把人推開,是“外郷人”的稱呼嗎,是“硬盤人”的叫聲嗎。在北京的時候,俺努力工作,遵紀守法,北京人給了俺熱情的擁抱;在美國的時候,俺開地墾荒,交税納糧,美國人給了俺開心的微笑。如今,俺跟頭云一翻來到上海,辛勤奮戰,為GDP做貢獻,為啥邃有層出不窮的“YP”“WD”不絶于耳捏? 上海是個好地方,可是如果不是后面的960万平方公里土地的輸送,如果没有13億人的支撑,上海或許會少點什么相比紐約的繁華時尚,上海有點單薄;相比香港的高低起伏,上海有點平淡;相比悉尼的陽光清澈,上海有點昏暗。可是因為背靠的土地,因為聚集的人潮,上海才得以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東方神奇的土地。 硬盤人,离郷背井,跋山涉水來到上海,没有父兄的基遽可以仰丈,没有祖宗的田產可以倚身,上海的高樓有他們的汗水,上海的馬路洒着他們的熱泪。硬盤人,容易嗎? 當然俺覺的大部分上海人對俺邃是很友好的,再説上海也是移民城市,硬盤叫得響的,説不定一抬頭,公司最大的硬盤--老闆就站你跟前捏;一轉身,家里最大的硬盤--LP,正衝你瞪眼捏。 説一千道一万,上海是個聊不完的話題。既然選擇了上海,就要為它的美麗獻上自己的一筆。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