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華人、斯坦福大學電机學位獲得者、同濟大學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發中心主任林正浩教授簡介 1977 年畢遽于廣州中山醫科大學,1984年獲斯坦福大學電机碩士,在硅谷高科技公司從事集成電路開發及工程管理逾17年。具有芯片自定義、架构、邏輯、電路、版圖的設計与驗證以及投片、測試、可靠性与量產的全流程完整經歷。擅長于設計隊伍組建激勵与管理,發展項目規划与執行,預算編制与控制,設計方法論定義以及計算机輔助工具流程設置。 有逾十年的芯片開發管理協調經驗,設計流程上85%的層次親手做過,其余也有指導經驗。具体設計上,親手設計過微處理机上除鎖相環外的每一個單元。 林正浩所創的設計方法体系質量上能達到英特爾設計規范標准但效率為其兩倍以上。如MIPSR4500是以一支全無經驗、一切從零開始的16人設計隊伍,自架构開始,歷經邏輯、電路、版圖的設計与驗證等階段,芯片上所有的單元、器件90%自行設計(除索尼已有的鎖相環輸出入壓焊點与控制模塊用的標准元外),在15個月里完成的微處理机。以在1997年已不算先進的0.4微米工藝投片取得了180兆赫高頻(索尼不要求高頻,當時奔騰是 233兆赫),1瓦低功耗,同級產品中成本最低的成績。不作任何個性修改,以今天的0.18微米工藝投片,應能獲約800兆赫、1瓦功耗的微處理器。這种規模的芯片英特爾過去需30人設計,在分工過細的今天則需要50人了。這充分説明了此一設計方法体系威力。 及至今日,所有的微處理器,不管是CISC或RISC架构,都是二自由度器件。它們的程序順序執行或者轉移兩种流向。在處複雜的多任務程依賴軟件進行費時費力的關聯切換,在運行現代操作系,處理网絡信息時已顰力不從心。提高時鐘頻率又已達到功耗极限。英特爾從奔騰3到奔騰4成本增加很多而性能提高甚少就是寫照。 林正浩發明的三自由度微處理器從根本上解决了這個問題。比如在路由器應用上,1顆新微處理器足以代替16顆傳統的MIPS微處理器。這是划時代發明,是真正21世紀的微處理器架构。
|
|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