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文史    
楊尚昆回憶録披露細節:彭德怀怒斥“洋欽差”
中新网 |2004-10-11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中新网10月11日電 今日出版的《北京日報・理論周刊》載文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楊尚昆回憶録》,披露了彭德怀怒斥“洋欽差”李德的細節,刊發如下。(chinesenewsnet.com)

廣昌戰斗剛停,博古和李德决定由前方返回瑞金。行前,電話通知彭德怀和我,馬上去臨時指揮部。一見面,李德便問:你們是怎么織火力的?又是怎么行短促突擊的?這時,彭總按捺不住心中郁積的怒气。他先反問:我們没有重炮,没有足够的彈藥,拿什么組織火力?敵机輪番轟炸,敵軍龜縮在碉堡里,怎么引不出來,我們多次突擊都不成功,一天犧牲上千同志,你瞭解嗎?他越説越激動,擔任口譯工作的伍修把彭説話的要點譯出來。(chinesenewsnet.com)

彭總説:廣昌失守并非偶然。第五次反“圍剿”開始以來,没有打過一次痛快仗。原因是你們司令部指揮上的錯誤。先是分兵作戰,消极防御。我軍疲于奔命,東面堵,西面奪,但消滅不了敵人的有生力量。指揮又過于集權,不給前方指揮員一點儿机斷權。每個連隊、每門迫擊炮甚至机關槍的位置,都在你們的作戰圖上規定,我机械執行。你們是圖上作遽的戰術家,怎能不瞎指揮!(chinesenewsnet.com)

彭總又説:廣昌戰斗,集中兵力和敵人拼消耗,敵人的武器裝備有外來援助,紅靠繳獲。可是幾個月來,部隊一點繳獲也没有,靠吃老本,打一天,少一天。這様拼消耗,我們拼得起嗎?(chinesenewsnet.com)

剛正不阿的彭德怀同志,難以控制自己的感情,甚至有些急不擇言,但意見都是中肯的,坦率的。我試圖緩和一點气氛,也不可能。他接着説:“一三軍團在贛閩奮戰七八年,才打出這塊根据地,容易嗎?可是在你們指揮下,喪師失地,損兵折將。三軍團這次要是听了你們的話,用多兵堆集守廣昌,那就全完了!”他非常動情地説:“你們至今邃不認賬,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痛’!”也許是伍修權覺得這句話過于尖鋭了,没有全部翻譯過去。彭總看到李德没有强烈的反應,就意識到了,要我重新翻譯。我如實地翻譯了一遍。“封建,封建!”李德咆哮起來,“你是報复因為你對撤銷你軍委副主席不滿意。”(chinesenewsnet.com)

“現在是研究怎様才能戰胜敵人,”德怀同志鄙視李德説:“我根本没有想那些事,你卑鄙……”(chinesenewsnet.com)

眼看雙方言詞越來越激烈,博古批評彭總説:“太過分了,太過分了!”我也勸説:“冷靜點,都冷靜點。”伍修權把李德勸走以后,博古示意:“你們先回去!”臨走時,我對博古説:“好吧,我們都作自我批評。”回指揮部的路上,德怀同志余怒未消,拍拍隨身帶背包説:“尚昆,我今天把那套舊軍衣裝在包里,准備隨他們到瑞金去,受公審,開除党籍,殺頭,都准備了,無所顧忌了!”我回答説:“是非自有公論,大敵當前,團結為重。”(chinesenewsnet.com)

出乎意料,這吹“吵架”后,彭總没有受處罰有人議論説:彭德怀右傾。後來我才知道,關于廣昌戰斗,中央内部也有激烈的爭論。大約是5月上旬,在一次中革軍委的會議上,張聞天同志批評不應該和强敵硬拼,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博古很反感地回答説:“這是1905年俄國工人武裝起義失敗后,普列漢諾夫對布爾什維克的指責。”博古用俄國的歷史事件不倫不類地為冒險主義的軍事路綫辯護,而且把批評者比作机會主義分子。聞天同志起來反駁。雙方爭執起來。恩來同志當場調停,宣布散會。1943年延安整風時,張聞天説:教條主義者“常常把你的反‘左’曲解為右而加以打擊”,“這种极左的態度,摧殘着一切新思想的生長”。這個事實表明: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路綫越來越為人所認識和抵制。所以彭總後來説:“軍事路綫是服從政治路綫的,政治上提出兩條道路决戰,不放棄蘇維埃一寸土地,這就必然要產生‘短促突擊’,分兵把口的單純軍事防御路綫。”(chinesenewsnet.com)

廣昌撤退時,李德和博古曾來電話要我們實行焦土政策,讓我們考慮决定。彭總和我商量后,没有采用這种辦法。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Valueimpression: super cool 168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