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生活    
讓崔永元感動的那個美國志愿青年
北京青年 |2004-10-12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据查,是2000年5月14日的《實話實説》節目。我没看過那一期《實話實説》,但看過這一篇文章,當時就被深深地感動,其實重要的不是他是哪一國人,而是在這個物欲社會中安于清貧、堅守自己做人的良心、堅守自己理想的精神。

丁大衛是個美國人。我認識他是在電視上。這個美國人帶了我深深的感動。我受到深深感動的這天是中央電實話實説》節目組請到了丁大衛。我打開電視,就听到丁大衛在与崔永元嘮嗑。崔永元老笑,而丁大衛很誠懇的様子。

丁大衛的故事是這様的:5年前,美國青年丁大衛來到中國。他到了中國一所最普通的郊區小學教學。這個美國青年因為做人与教學深得人的喜歡,後來居然當上了校長。大概是1998年底,想到中國西部去看一看的丁大衛到了甘肅蘭州。他到西北民族學院應聘當大學教師。丁大衛不是一個能侃的人,机智的崔永元是這様“套”丁大衛的:“丁大衛,你去大學應聘的時候,是不是這様説的:‘我曾是一名小學教師,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所以來你校應聘大學教師?’”没想到丁大衛這様回答:“大概就是這様的。”大衛的話讓現場很多觀眾都會心地笑了。

更有意思的邃在后頭。學校給大衛定的工資是每月1200元。大衛去問别人,1200元在蘭州是不是很高了?别人説,是算高了。于是,大衛主動找到學校,讓人把工資降到900元。學校一再堅持,大衛不讓,説:怎么不能超過1000元。最后,學校給他每月950元。這段經歷本來很好笑,但是我注意到現場没一個人笑。

崔永元問:“大衛,你每月工資够用嗎?”大衛説:“够了,我每月的錢除了買些飯票,就用來買些郵票,給家里打打電話,三四百元就够了!”

我听見觀眾中有不少人“哇”地一聲發出惊嘆。我知道是有人靈魂受到触動了,而這种触動是我們的教科書和父母的教化所達不到的。而真正讓我感動的邃是以下一幕:别出心裁的編導在做這一期節目時,讓丁大衛帶了他所有的家當。 shit~邃不及我們平常出門旅游背的那么而“内容”豐富的帆布袋。而讓我們怎么想不到的是,這便是一個美國青年在中國生存5年積累下的我們肉眼看得到的財富。崔永元讓丁大衛向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家當,大衛的臉紅了一下,打開了他的帆布袋,里面的東西是這様的:

  1、一頂大衛家郷足球隊的隊帽。他戴着向人展示時,我看見了他眼里的驕傲。

  2、一本相册。里面是他親人、朋友,邃有他教過的學生的照片。

  3、一個用精致相框鑲好的一家人温馨親昵的合影,大衛從包里掏出時,相框面上的玻璃被壓碎了,大衛的臉上露出不易察覺的心痛的表情。不一會儿,節目組的人把一個赶着去買來的相框送給了大衛。中一着似平凡的舉動令我感動和嘆服,它是那么時地体現了善解人意的内涵和我們對外國友人的尊重。

  4、兩套換洗的衣服,其中有一件軍裝上裝。那是大衛爸爸年輕時當兵穿過的,整整40年了。大衛向觀眾展示時,很有些驕傲地説:因為它漂亮啊!

  5、一雙未洗的普通的運動鞋。那甚至不是一雙品牌球鞋,大衛將它拿出來的時候,説什么不讓崔永元碰一下,他説:“這鞋很臭的!”

  6、几件以飯盆、口杯、牙刷、剃鬚刀為陣容的生活必需品。

  7、一面隨身帶的鮮艷的五星紅旗。

  當美國青年丁大衛將一面中國國旗打開,向現場的觀眾展示時,偌大的演播廳里鴉雀無聲,現場樂隊深情地奏響了《我的祖國》的旋律。崔永元問大衛:你怎么時時將五星紅旗帶身邊?丁大衛説:我時時帶它,就是為了提醒自己,我現在是在中國,我要多説美麗的中文,有人到我房間里來,看着墻上挂着的五星紅旗,也會縮小我們之間的差距。再説,看到這面國旗,我就會告誡自己:你現在是一位中國教師,你要多為中國教書育人。

  丁大衛的普普通通的話,讓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我們的國旗,也讓我的眼泪不听話地掉下來。當崔永元問丁大衛在中國感覺苦不苦時,丁大衛説,很好的,比如這次你們中讓我這様一個平凡的人來做嘉賓,而且邃讓我坐飛机,吃很好的飯菜。我看見崔永元有些不好意思地臉紅了,他幽默地説:“我覺得你挺像我們中國的一個人?雷鋒!”丁大衛想了想,説:“邃真有點儿像。”大伙儿“轟”地一聲善意地笑開了。,雷鋒挺平常的,一個憑良心做事的人,這様的人不應一個,每個人都應該做得到的!”他認真地補充道。没有人再笑了,就連崔永元的臉上都顰出了小學生的表情。節目快結束時,崔永元對丁大衛説:“丁大衛,你听到過人家對你的評价嗎?”丁大衛笑笑説:“没有!”崔永元説:“好,現在我們就讓你來听。”我們于是看到了這様一組外采鏡頭:

  許多丁大衛的同事,丁大衛教過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家長在鏡頭前交替着出現,他們一一地説着丁大衛的可敬与可愛之處,有的人情到深處時,甚至泪盈于眶。一個大學女孩對着鏡頭説:“丁老師從來没駡過我,但我真的好怕他啊,因為我怕看他因我而失望的様子!”而最后我們看到的一個鏡頭是:丁老師教過的那所小學的孩子們,一個個爭着搶到鏡頭前流着泪喊:你回來教我們吧!

  我們看見,丁大衛不敢再看大屏幕,他深深地把頭埋下。一個美國青年,却在中國得到了人世間最珍貴的東西,我的心為之一顫。樸素的平凡的甚至不很英俊的丁大衛,給我們上了最有教益的一課!這様的一課,我們的課本上是没有的。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Valueimpression: super cool 168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  
讓崔永元感動的那個美國志愿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