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科教    
中國少壯派大學校長嶄露頭角 用英語与外國校長辯論
新華网 |2006-07-17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鐘志華,43歳上任湖南大學校長;錢旭紅,42歳上任華東理工大學校長;郝平,46歳上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近兩年來,十多位正處于當打之年的學者被任命為中國知名高校的“掌門人”。

在第三届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這些年輕校長集体亮相。他們思維敏鋭,敢于質疑,能用英語与外國校長辯論,邃不時抛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見解和看法。

“要創新,就要堅决反對人才‘格式化’。”華東理工大學校長錢旭紅直言,中國的教育從幼儿園開始就把人“格式化”了,使得學生個性不突出,扼殺了他們的創新潛能。

“我正在嘗試做的,就是喚醒我的學生的好奇心和創新潛能。”這位在生物有机化學界頗有成就的年輕教授説,他通常用极端反例來反駁那些通搬課本不動腦思考的學生,逼着他們開動腦筋。“經過一年的訓練,我帶博士生基本上就能恢复立思考的能力了。”

与一直留在上海的錢旭紅相比,今年剛滿50歳的周緒紅走的是“西進”路綫。2002年,他由地處中部的湖南大學副校長晉升長安大學校長。今年,他又從西安調往更加西部的甘肅,成為老牌名校蘭州大學的年輕校長。

在新聞發布會上,面對鎂光燈和二三十名記者,理工科出身的建築工程專家周緒紅談吐自如,向媒体娓娓道來他的“西部大戰略”。

“雖然大多數人都覺得西部條件差,但我覺得西部在科研上有着得天獨厚的‘地域优勢’,尤其在高原凍土研究、沙漠研究、能源開發等方面。”他説,就是看中了這一點,不久前他才决定調撥資金在蘭大建立全國高校内獨一無二的大气觀察站。

有觀察家認為,中國大學正在經歷全方位創新和國際化的變革。一批年輕干、學術有成且有海外留學經歷的“少壯派”校長將有助于改革的推進。敢于讓年輕人挑重擔,也顰示了教育主管部門的魄力。

劍橋大學副校長伊安・萊斯利説,中國的高校近年來變化相當大,必須要有精力充沛的人來擔任校長,以便處理大大小小的各類事務。

在中國此番“換少師”的大學中,雖以理工科背景的學校為主,但其中也不乏一些文科學校与老牌綜合型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和北京語言大學目前就分别由47歳的郝平和46歳的崔希亮“掌舵”。

曾任北京大學副校長的郝平説,他正忙于幚助素有“外交官摇籃”之稱的北外建立三個中心:世界語言与文化研究中心、海外漢語研究中心、外語教學研究中心,以全新的理念整合各院系源。“學科的交叉与綜合將是人文科學進行‘創新’的出路。”

做了十年校長的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名譽校長羅德里克・佛雷澤看到中國居然有那么年輕校長,他感到“很吃惊”,但他表示,一名出色校長的特質在于:有誠信,會用人,善管理,有眼界,并充滿活力,与年齡没有直接關係

具備了這些特質,學校才能有無限的發展潛能。”佛雷澤説,“我希望中國年輕的校長們能成功。”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Valueimpression: super cool 168

    © 2024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