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文史    
迷惘之前的激情――插隊知青的一封家書
呼伦贝尔文史長廊 |2007-02-04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我保留了一封信,是1968年下郷一個月以后給母親寫的。那時候的人天真得很。如果那時在農村呆了兩年就回城上了大學,我也會有一段幸福美好的回憶。這封信中對生活的艱苦基本上没有提,一是為了讓母親放心,二是當時條件的艱苦對我的情緒没有什么響。後來,我發現自己在農村的前景是成為在家抱孩子做飯喂猪的農婦,而且眼看着有門路的人參軍的參軍,上大學的上大學,剛去農村時的激情就被迷惘和絶望取代了。

親愛的媽媽和弟弟(注1):

首先讓我們共同敬祝我們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毛主席万壽無疆!

你們九月二十九日和十月二日的信都收到了,非常高興。我先説説我們的生活情况吧。我們從開始勞動到昨天上午一直是收土豆。現在我們在粉坊勞動。在粉坊勞動特别有意思。粉坊是做粉條的作坊。粉條是土豆做的。我們現在菜經常吃的是粉條,很好吃,和緑豆粉條差不多。我們在粉坊干活儿是揣面(就是揉面),六七個人圍着一個大鍋揣面,特别好玩,就是胳膊疼。粉坊的活儿要干半個月左右,到那時候我們的胳膊勁儿就練出來了。

我們現在實行的是大寨經營管理方法,評工分是自報工公議,每個月評一次。九月分我評的是三級,每個勞動日九分。評工分挺有意思的,先自己報(我們女生都報了五級),然后分成五個組討論,評完后再全体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公与私的斗爭是很尖鋭的。貧下中農特别直爽,有什么什么提意見不講情面。我們就特别缺乏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把知識分子那种虚榮心愛面子的坏毛病好好改改。好好向貧下中農學習。

我們現在生活很緊張,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吃完飯就上工,中午十一點收工。吃完午飯休息一會儿,一點上工,到下午六點。晚上我們有時候到貧下中農家串門,有時候就自己學習或洗衣服什么。我們的安置費是這様的:國家發給隊里每個知青安置費240元。從北京到這裏的路費是30元,公社留10元做醫療費(如果看病每個季度可報銷2元),剩下的錢,糧、菜、油、鹽、醬油、炊具、餐具、農具、買猪、蓋房,等等,全部從這裏出。棉衣棉褲已發,棉衣可當短大衣穿,棉褲長了點。棉鞋和氈襪得自己買。可是我們這裏离旗(注2)里特别遠,根本没有時間去買。

我身体很好,胃口也很好,吃得很多。穿衣服也很注意。這裏冷熱變化很大,十月一日天气特别好,可是十月五日突然降温,下了雪。

我們這儿現在正在修一個大水渠。每個生產隊出兩個人參加水利隊。我們村子旁邊有一大片草甸子,全是荒地,一眼望不到邊。由于没有水渠排水,一直没有把這片地開墾出來。以后等水渠修好了,就要開墾這片荒地。听社員們講,這片地比現在种的地面積大多了。現在的田多半在山坡上,雖然山坡很緩,但也有水土流失的現象。如果把這片草甸子開出來,把山坡地改种果樹該多好啊。這儿的發展前途的确很大。這裏的羊是綿羊,產量是多少邃不知道,以后我們調查了在告訴你們吧。今年猪瘟特别嚴重,全生產隊的猪幾乎都死光了。

我們的領導班子特别不突出政治,光抓生產。不抓活思想。我們就是自己學習,展開批評和自我批評。現在北京的形勢如何?你們怎么shit~様?弟弟乖不乖?學不學習毛主席著作?

致以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敬禮!

XX

1968年十月十日

注1:我父親那時被大學的造反派關起來,説是特務嫌疑。

注2:這裏是呼倫貝爾盟的農區。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Valueimpression: super cool 168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