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聞國際    
戰爭前兆:俄突然撤走大批在伊朗核專家
現代快報 |2007-03-22        
聲明: 本消息或因風格和篇幅原因進行過編輯,但未經核實,也不代表我們的立場、觀點或建議。如有侵權,聯繫秒刪。[ 使用條款 ]

贊助信息

俄突然撤走大批在伊朗核專家

伊朗怒稱俄是“靠不住”的伙伴 國際觀察家擔心這是戰爭前兆

在給伊朗下達立即停止濃縮鈾活動的最后通牒之后,俄羅斯再出狠手----�D突然從布什爾核電站撤走了“相當一部分”核專家、工程師和工人。俄伊官方稱,此舉是因為雙方有“經濟爭執”,而國際觀察家却認為,這可能是俄羅斯壓迫伊朗向國際社會讓步的最新舉措,也可能是美國即將武力突襲伊朗核設施的前兆。

此前美國媒体報道,俄要求伊朗停止鈾濃縮活動,以換取俄方為伊首座核電站提供核燃料。但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維塔利・丘爾金20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否認俄向伊朗發出“最后通牒”。

國際政治家与軍事觀察家認為,俄羅斯此時此舉决非偶然,也不簡單,應該有一箭雙雕之妙。

雖説俄羅斯与伊朗明里均异口同聲地説,雙方的分歧是經濟而非政治,但事實上却有明确的政治意圖。兩名歐洲高級外交官表示,基于國際政治現實考慮,莫斯科意識到,如果再繼續向伊朗提供核燃料,那么在國際上將很難解釋其立場,因此,在歐洲与美國向莫斯科許以优厚的回報之后,莫斯科開始向西方靠攏,而這也為聯合國進一步制裁伊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也是戰爭預防舉措。國際軍事觀察家認為,美國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將是“閃電般的外科手術式”,這意味着美軍會突然襲擊伊朗的核設施、軍事指揮中樞,以及導彈陣地等,這种襲擊將會没有任何預警。

相形之下,在美軍可能空襲的所有伊朗目標中,擁有俄羅斯專家和工人的布什爾核電站是唯一的顧慮,因此,俄羅斯提前撤走那里的核專家和工人,其實可以視為美軍可能有大行動的前兆。

點擊圖片看原様大小圖片





伊朗南部布什爾核電站内景

點擊圖片看原様大小圖片





伊朗南部布什爾核電站外景

事實上,美國可能會對伊朗采取軍事行動的先兆越來越多,比如説美軍退役上校薩姆・加迪納爾就透露説,美軍要空襲伊朗,必然要用到保加利亞机場。為什么這么説呢?因為不論是從美國本土起飛的B-2隱形轟炸机,邃是從英國起飛的B-52轟炸机,在進入攻擊伊朗的陣位前都得進行空中加油。可以進行空中加油的地方有三處,一是土耳其,但土耳其政府公開表示不會支持美國打伊朗;二是保加利亞;三是羅馬尼亞。從現在所掌握的情况來看,美國五角大樓官員最近頻頻到訪上述兩國,顰示出不同尋常的信息。

另一個迹象則是以色列的全國大演習。自20日開始的史無前例的大演習中,以警方投入5000名警力和6000名國防軍,以及大量的平民參加,模擬了7處地點遭核襲擊,這説明以色列确實在為一場“大戰爭”做准。

再有一個迹象是,海灣的阿拉伯國家悄然划定与伊朗交戰的“紅綫”----�D一旦伊朗封鎖霍爾木兹海峽,這些阿拉伯國家將會“毫不猶豫地”投入戰爭。

政治施壓与戰爭預防并舉

据新華社德黑蘭3月21日電 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内伊21日要求西方國家在核問題上不要逼迫伊朗,并警告説,那將會迫使伊朗采取“不合規則”的行動。同一天,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内賈德發表電視講話强調,伊朗將堅持發展核計划,决不會在伊朗核權利問題上作出讓步。

哈梅内伊當天在伊朗新年致辭中説,到目前為止,伊朗在核問題上一直“遵循國際法則”,但如果(西方)“采取不合規則的行動”,那么朗“也可以采取不合規則的行動,而且將會這様做”。但他没有進一步説明伊朗將會采取何种“不合規則的行動”。

艾哈邁迪-内賈德在伊朗國家電個頻道同時播出的伊朗新年(3月21日為伊朗歷元旦)致辭中説,伊朗人民堅决捍衛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西方國家最終也將不得不承認伊朗的這一合法權利。

美、俄、中、英、法和德國六國代表15日就安理會有關伊朗核問題新决議草案達成一致,并將草案提交安理會進行表决。艾哈邁迪-内賈德已經表示希望在投票日參加安理會有關會議,并為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進行辯護。目前安理會已同意他出席相關會議,但具体表决日期尚未决定。

内賈德强調不會在核權利問題上讓步

伊朗發出威脅

將采取“不合規則的行動”

美國前常駐聯合國代表博爾頓20日在向華盛頓著名的智囊机构哈特森研究所發表講演后對記者們稱,伊朗永遠不會放棄其核野心,允許伊朗成為核國家比對伊動武更糟糕。

他希望那些認為可以通過外交手段説服伊朗放棄尋求核武器的人們听取伊朗總統内賈德的言論,内賈德預計將在聯合國安理會對伊朗新制裁决議案投票之前向安理會發表講演。内賈德在這之前曾稱,制裁决議案是“一些被撕碎的廢紙”,任何措施都無法中止伊朗的核計划。内賈德已獲得了前往紐約的籤證,正在等待安理會就投票日期作出决定。安理會可能于本周晚些時候或者下周就伊朗新制裁决議案進行投票。

已返回美國企遽研究所的博爾頓稱:“我認為伊朗在這方面的記録是很清楚的,他們永遠不會停止鈾濃縮活動。我認為伊朗的領導層在走核武之路方面上没有任何分歧。提議中的制裁决議案并没有增加一些真正的制裁措施,它不會説服伊朗改變其路綫。”博爾頓曾出任布什政府常駐聯合國代表達17個月的時間,他在退出政府后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發表了更為坦率的言論,尤其是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問題方面。

博爾頓稱,唯一能阻止伊朗的是在安理會之外采取措施,采取繼續孤立伊朗、向伊朗施加金融壓力、切斷伊朗所需要的技術和材料供應的措施。他説:“我認為最終來説,使伊朗放棄尋求核武器的真正前景是更迭伊朗政權。”在被問到是否通過動武來更迭伊朗政權的問題時,博爾頓回答説:“通過伊朗人民自身的力量。但如果另外的一個選擇是伊朗成為核國家,雖然動用武力令人不愉快,但我認為伊朗擁有核武的前景更糟糕。”

美前常駐聯合國代表博爾頓稱

要讓伊朗棄核 必須推翻伊朗政權

美聯社分析説,儘管俄羅斯撤專家的理由是建設經費問題,但也同伊朗的鈾濃縮活動等核問題有關。部分西方國家擔心伊朗利用核活動秘密研制核武器,但伊朗堅稱其核活動僅用于和平目的。聯合國安理會2006年12月通過决議,要求伊朗最遲于2007年2月21日暫停鈾濃縮活動。但伊朗并未執行這一决議。

由于伊朗未能執行聯合國安理會决議停止鈾濃縮活動,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法國和德國六國代表通過磋商,于本月15日就安理會關于伊朗核問題新决議草案達成一致,安理會擬于本周對此投票表决。根据這份草案,如果伊朗在60天内不停止鈾濃縮活動,有可能要面臨更嚴厲的制裁措施。

美國《紐約時報》證實,俄羅斯副外長近日明确告訴伊朗副外長説,除非伊朗先停止鈾濃縮,否則俄羅斯是不會向伊朗運送核燃料的。

對于俄羅斯將布什爾核電站作為政治平衡手段的説法,俄羅斯駐國際原子能机构全權特使表示:“我們對于伊朗核計划的立場一向是公開透明的,就是不能用于軍事目的,而現在暫時停建核電站与政治毫無關係与聯合國安理會討論新一輪對伊朗制裁决議也没有關係”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維塔利・丘爾金否認俄方向伊朗發出任何通牒,表示布什爾核電站不在安理會制裁范圍之列。他表示,莫斯科和德黑蘭仍然在努力解决雙方在布什爾核電站問題上的爭執。

制裁措施表决在即 俄稱没有最后通牒

据報道,從上周起到現在,一直在伊朗布什爾核電站忙碌的俄羅斯核專家、工程師和工人突然撤走,在短短几天内分批直飛莫斯科。

美聯社20日援引美國和歐盟外交官的話説,雙方爭執近來再度升級。俄羅斯上周從伊朗撤回了部分援建布什爾核電站的專家。

這一消息來自駐國際原子能机构維也納總部的外交官。這些不愿公開姓名的外交官説,俄羅斯撤出的專家包括工程師、技工等。他們上星期乘机返回俄羅斯。俄方原有大約2000名專家援建布什爾核電站。

一名歐洲外交官和一名美國外交官透露説,俄羅斯專家走得非常突然:“前一天晚上邃在跟伊朗方面討論工程進展、第二天和未來一周的工作安排,可第二天早晨9時,也就是平時交換班的時間,突然看到俄羅斯專家們個個鐵青着臉從各自的宿舍里走出來,在負責官員的帶下,拎包集合列隊向伊朗同行道别,并且話説得十分官式:‘奉公司領導的命令,我們暫時回莫斯科輪班!’然后也不移交任何的工作,扭頭就登車,直奔附近的机場,与稍早前飛抵那里‘送補給’的俄羅斯軍方運輸机會合,登机后直飛俄羅斯。如此倉促的撤离把伊朗方面的人弄得目瞪口呆,一些早起先進入會議室的伊朗官員甚至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事。當他們聞聲出門時看到載有俄專家的車絶塵而去。”

俄羅斯聯邦原子能署官員謝爾蓋・諾維科夫證實了這一消息。他説,由于欠款問題,布什爾核電站的俄方工作人員人數有所减少。他説,部分在伊朗布什爾核電站工作的俄專家之所以“回國”,是因為伊朗“拖工資了”。不過,他拒絶透露离開布什爾核電站俄羅斯專家的人數,但報道説返回人員占其中“相當一部分”。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引述俄羅斯原子能進出口總公司代表的話説,俄羅斯專家离開布什爾核電站是“正常人員輪換”。

俄專家突然走人 伊朗人目瞪口呆

俄羅斯專家走人着實非常突然。

布什爾核電站造价高達10億美元,在此之前,雖説布什爾核電站項目比原計划滯后了整整八年,但項目已經完成了95%,且俄羅斯頂着巨大的國際壓力一直替伊朗搶工期。然而,從3月中旬開始,外界意外傳出莫斯科与德黑蘭交惡的消息,先是俄羅斯方面向外界放風説,打今年1月起,德黑蘭就没有向俄羅斯付工資,前后算下來已經有兩個多月了,而且不論俄羅斯如何跟伊朗方面交涉,伊朗官員就是找無數的藉口不給錢。一位俄羅斯官員不滿地説,“再這様的話,我們的核專家就快成討債專家了!”

對俄羅斯此舉,伊朗方面极為憤怒。伊朗政府官員堅稱,他們按時支付了布什爾核電站的建設經費,甚至邃為未來付款預付了定金。伊朗方面威脅要公布付款的銀行證明。伊朗國家電0日首次指責俄羅斯是個“靠不住”的伙伴。

這家電評論中指責説,俄羅斯拖延布什爾核電站建設,稱俄方推遲核電站建設和核燃料供給的决定是基于政治考慮,而非經濟原因。

評論説:“俄羅斯官員在伊朗的核問題上采用雙重標准這證明俄羅斯不是核合作的可靠伙伴。”

贊助信息

您的觀點至關重要

點擊朱筆,直抒胸臆

Valueimpression: super cool 168

    © 2025  八闋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反饋意見業務合作隱私政策使用條款  
戰爭前兆:俄突然撤走大批在伊朗核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