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8日,一场被业界视为“固态电池风向标”的“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将在安徽蚌埠召开。这场汇聚全球顶尖企业、科研机构及终端应用方的会议,旨在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加速全固态电池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生产。 而就在此前一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预测称,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实现装车,2030年全面进入量产阶段,国内硫化物电解质专利数量已达日本三倍。这一系列动态标志着中国在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中已占据先机。 材料与工艺的颠覆性创新固态电池以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液,彻底解决热失控风险,理论能量密度超1000Wh/kg(当前液态电池约300Wh/kg),适配锂金属负极后可突破现有电池性能极限。2024年以来,华为公布硫化物固态电池专利,通过氮掺杂技术显著提升界面稳定性;北京亦庄、江西于都相继投产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单条产线产能最高达500MWh。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已启动半固态电池装车测试,全固态电池研发进度领先。 产业化时间表明确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规划,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量产,能量密度达400Wh/kg;2030年第二代产品能量密度将突破500Wh/kg,适配高端电动车、无人机及储能系统。比亚迪、一汽等车企计划2027年启动全固态电池示范装车,2030年后大规模应用。 2024年,中国宣布投入60亿元支持全固态电池研发,宁德时代、比亚迪、卫蓝新能源等六家企业入选“国家队”,聚焦硫化物、聚合物等多条技术路线。地方政府亦加速布局,广东、江苏等地超120亿元固态电池项目密集开工,涵盖干法电极、超高镍正极等核心环节。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