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产经                                             

“全美消费者2.28”:24小时经济夺权
侨报 | 2025-02-28  

声明: 本消息或因风格和篇幅原因进行过编辑,但未经核实,也不代表我们的立场、观点或建议。如有侵权,联系秒删。[ 使用条款 ]
赞助信息

全美各地消费者于2月28日周五展开为期24小时的抵制行动,承诺不在大型连锁零售商进行非必要消费,以此向企业巨头传递"谁才是经济主导者"的明确信号。这场由"美国人民联盟"(The People’s Union USA)发起的"经济封锁"行动,要求参与者在周五午夜至次日午夜期间暂停线上线下的非必要购物,重点规避亚马逊、沃尔玛等零售巨头,同时减少快餐消费和信用卡使用。

点击图片看原样大小图片





该组织在官网声明中强调:"当企业只关注利润时,让经济停摆24小时就是最有力的警告。若遭忽视,我们将延长抵制周期。"值得注意的是,倡议特别允许购买食品药品等必需品,并鼓励民众优先选择本地小型商家。据该组织GoFundMe页面显示,截至周四已筹集超7万美元资金。

学界对此次行动效果持审慎态度。圣荷西州立大学金融学教授沃格尔(Julian Vogel)指出:"单日抵制对企业的直接影响有限,因为消费可能转移至其他时段。但若形成规模,其象征意义不容小觑。"他同时强调,相较于无特定诉求的警示性抵制,目标明确的长期行动更具实效,"例如针对某季产品的持续抵制,其不确定性将对企业造成更大压力"。

圣荷西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格斯顿(Larry Gerston)则从策略角度分析:"分散式抵制的效果往往逊于精准打击。若能集中力量针对单一企业,配合具体改革诉求,将产生更显著效果。"他以历史经验佐证,指出2017年反特朗普政策的抗议活动正是经过数月酝酿才形成规模效应。

尽管组织方宣称已产生实质影响,但专家普遍认为单日行动更多是舆论造势。格斯顿教授提醒:"真正的变革需要持久战,当前行动或许只是更大规模社会运动的序曲。"沃格尔博士补充道,经济抵制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公众愤怒与具体诉求的结合程度,以及参与者能否承受长期行动的成本。 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连续三个月下滑,这为抵制行动提供了社会心理基础。分析人士指出,在通胀高企、贫富差距扩大的背景下,此类经济抗争或将呈现常态化趋势。

赞助信息

您的观点至关重要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

Pixfuture: super cool 200

    © 2025    八阕之地™ by Towards Digital Group关于我们反馈意见业务合作八阕书局隐私政策使用条款  
“全美消费者2.28”:24小时经济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