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算盘春秋:张一兵先生算盘捐赠展”在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开展。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研究馆员张一兵向该馆捐赠了600余件珍贵算盘藏品。藏品时间跨度自晚明延续至当代,形成了完整的年代序列,涵盖不同形制和工艺特征,兼具科学史研究价值与文化遗产保护意义。其中尤为珍贵的是带有明确明代款识的“崇祯算盘”,为现存唯一传世的明代算盘。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吴国盛向捐赠人张一兵(左)颁发捐赠证书。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供图。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珍品柜第12季“算盘春秋:张一兵先生算盘捐赠展”展出了我捐赠的“年序算盘”的一部分,圆了我这个老文博工作者的心愿。就此,我从文物视角谈谈算盘的研究成果,以及30多年的收藏经历和想法。 古代算盘如何鉴定 大家都熟悉算盘的基本构成,包括框、梁、档、珠、底五个主要部分。“框”是算盘四周的框架;“梁”将算盘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档”是穿过梁和框的细杆,固定和滑动算珠;“珠”,梁上为“上珠”,上珠代表五,梁下为“下珠”,下珠代表一;“底”,为算盘的底板,以使框架稳定不变形。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