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爆料东莞松山湖畔的华为工厂里,一台刻着“中国制造”的庞然大物正在全速运转。 它投射出的极紫外光束精准落在晶圆上,刻画出仅有头发丝万分之一细的电路。 这不是ASML的机器,而是华为联合国内产业链自主研发的EUV光刻机。 现场工程师透露,其核心光源效率已达3.42%,距离国际顶尖水平仅差“最后一公里”。
在华为东莞基地的无尘车间内,首台国产极紫外(EUV)光刻机已完成装机调试,进入芯片试生产流程。 测试数据显示,该设备每小时可处理250片晶圆,超越ASML同级别设备的195片产能。 其核心光源采用哈工大研发的激光诱导放电等离子体(LDP)技术,能量转换效率达到ASML方案的2.25倍,设备体积却缩小了30%。 一位参与测试的工程师描述:“当13.5纳米波长的紫色光束首次穿透晶圆时,整个车间爆发出掌声,这意味着我们真正握住了芯片制造的‘光剑’。 ” 与ASML的二氧化碳激光轰击技术不同,中国团队选择了“换道超车”策略。 哈工大开发的放电等离子体极紫外光源(DPP)采用固体脉冲激光器,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等离子体辐射,省去了复杂的激光放大环节。
这使得设备功耗降低40%,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3。 更关键的是,该技术完全绕开ASML的LPP(激光等离子体)专利壁垒。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