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编队呼啸而过,银灰色的歼-35隐身舰载机群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眼尖的军迷却炸锅了:“等等!最右边那架歼-35不对劲啊!机头咋还顶着一根‘长刺’?”
没错,这根“刺”正是早已被五代机淘汰的空速管!其他歼-35个个“光溜溜”的,唯独它像个“复古版”。隐身战机搞这一出,难道设计翻车了?别急,真相藏着中国航空的大智慧! 空速管:战机曾经的“生命线” 咱们先搞明白这根“刺”是啥。空速管可不是装饰,它是战机的“机械听诊器”,靠测量气流压力来推算飞行速度、高度。早年的战斗机,从中国的歼-6、强-5到美国的F-16,机头都竖着这么一根长管。
可问题来了:这玩意儿又长又脆,挡飞行员视野、增加重量,最要命的是——它破坏隐身啊!现代雷达波一照,空速管就像黑夜里的手电筒,瞬间暴露位置。所以F-22、歼-20这些五代机,早早把它取消了。
|
|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