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硅谷的空气中似乎永远飘荡着咖喱的香气。从圣何塞到山景城,各大科技公司的办公楼、咖啡馆和通勤班车上,印度面孔和口音随处可见。
 | 点 击 图 片 看 原 图 |
他们以勤奋、高效和强大的执行力,构建了互联网时代的软件帝国,从企业级解决方案到消费者应用程序,无处不有他们的贡献。然而,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正在悄然改变这一切。随着大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硅谷的人才天平正在发生系统性的倾斜。曾经无处不在的印度工程师,在金字塔尖的竞争中,似乎正被另一股力量所取代。
01
华人科学家成为了硅谷AI发展的中流砥柱
根据美国保尔森基金会旗下智库MacroPolo在2022年发布的一份追踪全球顶级人工智能人才的研究报告,这一趋势已经不容忽视。报告显示,2019年,在美国顶级人工智能研究机构中,拥有本科中国国籍背景的研究人员占比为29%。仅仅三年后的2022年,这个数字飙升至47%。
该报告的预测模型显示,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会超过50%。这意味着,在美国最前沿、最具颠覆性的人工智能领域,超过一半的顶尖智力贡献,源自那些在中国完成基础教育的头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需求。硅谷的人才结构变迁,本质上是技术范式转移的直接结果。问题也随之而来:为什么在代码为王的时代如鱼得水的印度人才,到了算法和模型为王的时代,似乎“不香了”?
点击朱笔,直抒胸臆